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我的阿勒泰看了一遍两遍三遍,还是意犹未尽,终于明白这部只有短短8集的迷你剧,为什么能够在戛纳和北京电影节展映。
二刷文秀在木拉提去世周年祭奠去家里要账,后被巴太骑马追拦时,突然发现一个“极思密恐”的细节,苏力坦既然想用骆驼抵大儿子木拉提欠的酒债,为什么又要让小儿子连射两箭呢?
很多人都被苏力坦表象给骗了,他表面还债,实则是给张凤侠警告⚠️,替木拉提出气,这才是真实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来分析一下。
1.哈萨克习俗,生前账必须还清,否则不得安息
文秀为了向母亲张凤侠,证明自己是个有用之人,就帮忙去要账,因为语言不通,这中间闹出了很多小误会,最严重的便是去要木拉提的账。
她不知道木拉提已经去世,误打误撞在一周年祭奠上来到家里,当着所有亲戚朋友们的面,让苏力坦颜面扫地。
令人们惊讶的是,木拉提生前因为喝酒,竟然在小卖部赊了2319.6元,这对当时的牧民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亲戚朋友们开始议论,纷纷指责苏力坦:“为什么不早点把钱还了,都一年了,让死者不得安息。”
哈萨克的习俗,死者在办丧事前要把生前欠的债还清,否则就不得安息。
苏力坦一脸懵逼,他知道儿子爱喝酒,但不知道竟然欠下这么多钱,现在亲戚朋友和村主任都知道了,不管如何,钱肯定是要还的,也为了让大儿子走得安心。
于是他让小儿子巴太拦住张凤侠母女,准备用家里的骆驼抵债。
2.“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真实意图
木拉提因为在小卖部赊酒,意外冻死在马路边,其实跟张凤侠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间接来说,假如如果张凤侠没有赊酒给他,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个意外。
因此,张凤侠一直觉得有点理亏,她在阿勒泰生活这么多年,早已了解清楚这里的风土人情,也必定知道“死者要把生前账还清,否则不得安息”的习俗,之所以一年了,都不敢去要账,也是怕苏力坦找她麻烦。
她把女儿从苏力坦家拉出来,村主叫住她问:“你跟我说实话,木拉提是不是在你那喝酒喝死的?苏力坦看我的眼神不对,你惹大麻烦了。”
村主任跟苏力坦认识几十年了,也非常了解其为人,既然说张凤侠惹了大麻烦,为什么后面没有看到苏力坦报复呢?
苏力坦知道张凤侠一个汉族女人,带着婆婆在阿勒泰讨生活不容易,但是大儿子的死,也是因为在她那喝酒才导致出意外的,作为一个父亲,说一点不恨张凤侠,这不可能。
但是一个老爷们,总不能明面上欺负一个女人吧,于是他想到另一种“报复”的手段。
借着用骆驼抵债,让巴太去追张凤侠母女,并朝着吓得魂飞魄散的两人,连射了两箭,真实目的是给张凤侠警告⚠️,表达心中的不满,替死去的大儿子出气。
巴太也明白父亲的意思,也为了替哥哥出气,追着张凤侠母女半天没有开口。直到父亲牵着骆驼走近时,才开口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这是巴太射箭的真实意图,也是他想表达的另一层含义:我哥哥因你而死,我吓唬吓唬你们,天经地义。
3.眼里揉不进沙子,有仇必报
之所以说巴太射箭,是替木拉提出气呢?剧中还有一点可以很好的说明。
在张凤侠跟着苏力坦转场去夏牧场,中间在朝戈家休息时,文秀因看不惯,苏力坦反对托肯带着孩子再嫁,非常的固执,说了一段从书上抄来的小作文:
“可是传统不是一直都是那样的,你非要固守传统,非要走仙女湾小道,还非要做猎人,但是100年前,没有仙女湾小道,200年前也没有猎枪,所有的传统还有文明,都是世界变革中,人类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一直变化才是不变的,现在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变化,适应新的时代,调整生活才是正经的,固守旧的传统,不见得都是对的。”
苏力坦听后生气地说:“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变化,那就自己去夏牧场吧。”说完,真的把张凤侠一家老小给丢下不管了。
从这件事上可以说明,苏力坦是那种,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人,文秀一个小姑娘,因为反驳了他,他可以立马丢下张凤侠一家不管,哪怕对方是三个女人,其中一个还是痴呆老人。
那么他的大儿子木拉提,因为在张凤侠小卖部赊酒而意外身亡,他让巴太射箭吓唬张凤侠,替死去的大儿子出气,就再合情合理不过了。
苏力坦虽然古板、固执,但终究还是一个好人,大儿子意外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作为老父亲,他肯定非常伤心,但也是小小警告⚠️了一下张凤侠,并没有伤害他们。
在仙女湾时,怕张凤侠母女出去危险,还偷偷跟随保护,在狼口下救下了母女俩。
苏力坦,他的固执和坚守仿佛是他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烙印,然而,在他坚硬的外壳下,却藏着一颗柔软而善良的心。
尽管他因儿子的意外离世而痛苦不已,甚至让巴太射箭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愤怒和不满,但他的行为始终未曾逾越善良的底线。
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孩子,也保护着内心的善良和纯真。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感谢您看到最后,你随手一个(点赞) (关注) (再看),都是对我莫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