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毅』新剧赴山海未播先热 演技争议背后暗藏行业乱象
沉寂两年的『成毅』携武侠剧赴山海强势回归,这部命运多舛的作品自筹备起就话题不断。原定五月播出的计划因一则恶意剪辑的录音被迫搁置,引发12家品牌暂缓合作、官媒撤稿等连锁反应。直至6月23日法院判决还以清白,这场风波才暂告段落。
随着9月6日播出日期的临近,新一轮争议接踵而至。部分网友截取剧中肖秋水被鱼线勒颈的濒死镜头,以"面部扭曲""形象崩塌"为由大做文章。但细看这场戏:暴起的青筋、涨红的面部、涣散的瞳孔,每个细节都精准还原真实生理反应。当影视行业沉迷于滤镜美学时,这种"毁容式演技"恰恰展现了专业演员的敬业精神。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针对演技的质疑暴露出行业畸形——当评判标准从"像不像"滑向"美不美",当打戏替身、表情管理取代真实呈现,演员的专业素养反而成了被攻击的靶子。『成毅』在绿幕前完成的托马斯全旋打戏被赞"内娱天花板",张智霖等港剧老戏骨的加盟更唤醒观众对硬派武侠的记忆,这些真正值得关注的亮点却在舆论场失焦。
市场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腾讯爱奇艺双平台预约量突破960万,30家品牌提前押注,粉丝自发组织的70余场应援活动场场爆满。业内预测该剧可能复刻莲花楼的长尾效应,这种未播先火的态势,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会遭遇非议。
从恶意录音到演技嘲讽,围绕赴山海的争议本质是流量争夺的延伸。当一部作品同时具备演技派坐镇、创新武侠设定和强大粉丝基础时,某些群体选择用"丑化表演"的话术进行狙击也就不难理解。但观众终究会用收视率投票——毕竟好演员不怕丑,好剧经得起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