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中国演员辛芷蕾斩获威尼斯电影节影后殊荣!
在世界三大电影奖项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中国演员辛芷蕾凭借其精湛演技,成功摘得影后桂冠,为国争光!尽管中国剧组过往征战威尼斯常有遗憾而归,但这座历史悠久、评选严苛的电影节,无疑是国际影坛的至高殿堂。
回顾过往,尽管中国演员曾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殊荣,但或因国籍变更,或非大陆籍身份,总留下了些许美中不足。辛芷蕾此次的荣耀,可谓是填补了这一历史空白,实至名归。然而,令人扼腕的是,本该是实力铸就的荣誉时刻,却在她接受采访时,遭遇了部分同胞的非议,指责她因不懂英文、未用英文交流而显得“没文化”。
此事不禁让人一声叹息:作为一名中国人,难道非得开口说英语才算有文化吗?
当地时间2025年9月6日晚,历史最悠久、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的威尼斯电影节,在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盛大开幕。而今晚,所有的掌声与荣耀,都属于来自中国的演员——辛芷蕾。
七年前,初涉微博的辛芷蕾,便在平台上大胆袒露了她成为“国际巨星”的宏图壮志。这一宣言,曾引来不少质疑与谩骂,有人嘲讽她长相平庸,不配踏入演艺圈。然而,辛芷蕾并未被外界的噪音所干扰,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地耕耘于演艺事业。尽管参与的作品中不乏口碑平平之作,但她在其中的表演,却往往是剧中最亮眼的存在,成为点睛之笔。
辛芷蕾的影后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成果。《日挂中天》这部作品,正是她实力的最佳证明。
1986年,辛芷蕾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中还有三个孩子。命运似乎格外青睐苦命之人,在她未成年时,父亲不幸瘫痪在床,母亲也因此无法外出工作,只能在家悉心照料。年幼的辛芷蕾,不仅要承担起照顾弟妹的重担,还要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她也曾渴望过正常的校园生活,但贫困的家境迫使她从『服装设计』️学院辍学。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辛芷蕾获得了一个演出角色,从此在影视界崭露头角。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角色,并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站稳脚跟,她毅然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进修班。毕业后,她获得了系统的表演知识,能够更自如地驾驭各类角色。然而,这仍不足以让她满足。
为了生计,她曾连轴转地扮演配角,但她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更肩负着养活家人的责任,她要向家人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生活,并照顾他们。
辛芷蕾的演艺生涯,始于配角,而成名之路亦然。2017年,一部古装武侠片《绣春刀2》上映,影片中那位手持戚家刀、身手矫健的女侠,凭借其凌厉的打斗和坚毅的眼神,赢得了观众的关注。随后的《如懿传》、《怒晴湘西》等作品,也为她积累了人气。然而,真正让她一举成名的,却是两部同期上映的作品——一档名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的真人秀节目,以及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
在《繁花》中,辛芷蕾饰演的李李,是一位神秘、高贵、野心勃勃的上海新势力代表。而巧合的是,在电视剧播出之际,她参与的真人秀节目也在同步播出。观众不禁担忧,如此巨大的反差,是否会让大家在观看电视剧时“出戏”?事实证明,这正是专业演员的实力所在。她在真人秀中可以化身为“搞笑女”,与团队一同奔赴海边,晒得黝黑,但转瞬之间,在电视剧里的李李却光彩照人,丝毫没有违和感,令观众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
尽管那一年的辛芷蕾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部都是精品,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她的“丰收年”。在持续输出作品的同时,她也未曾放弃在话剧舞台上的历练和学习。2023年,辛芷蕾首次挑战舞台剧,并且一上来就选择了难度极高的独角戏。在整部剧中,她一人分饰多角,无论是法官、当事人、辩护律师、检察官,还是证人和陪审团成员,都由她悉数演绎。没有对手演员,她只能通过变换语音语调和语言来区分不同角色的身份。这场表演让她几近崩溃,但也正是这次经历,极大地锻炼了她的短板,令她的表演变得更加炉火纯青。
正是凭借这种稳扎稳打的作风,辛芷蕾被《日挂中天》的编剧发掘,并被推荐给了她的丈夫——这部电影的导演。导演夫妇看中辛芷蕾,正是因为她自然不做作的表演风格,以及她与影片女主角🎭️美云之间性格上的契合。
荣获国际电影节的奖杯🏆️后,辛芷蕾走到了采访区。难掩兴奋的她,将奖杯🏆️放在了触手可及的桌子上,台下的记者则争相拍照并抛出问题。辛芷蕾坦率地表示自己听不懂提问,并转向翻译询问内容。在翻译的帮助下,她才得知是在询问获奖感受。这种毫不做作的真实反应,令观众惊叹不已。并非她的回答多么巧妙,而是她居然坦诚自己不懂英文,也未强行用英文作答。
网络上对此事议论纷纷,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人为何一定要懂英语?”另一部分人则质疑:“连英语都不会说,本科是怎么毕业的?”争论愈演愈烈。然而,在笔者看来,这恰恰是辛芷蕾应有的真实反应。不懂可以学习,但不懂装懂绝非一种可取的品质。
再者,中国的本科教育,尤其是考试,大多侧重于笔试,少有口语考核。如今,四六级考试虽然通过,但许多人却只能“哑巴英语”,对此,为何却要苛责刚刚在领奖台上自豪地说出“我是中国演员”的辛芷蕾呢?
随着翻译软件的日益完善,我们并非必须精通外语。相比于人人都会说英语,笔者更期盼看到的是,未来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这恰恰证明了中文的国际影响力。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文信源:北青网,中国电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