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上海大剧院灯光璀璨。19时40分,随着交响合唱《渔光曲·银色的梦》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宣布: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这一刻,世界电影130周年、中国电影120周年的历史节点与上海这座“电影之城”再次交汇,黄浦江畔迎来一年一度的光影盛会。
本届电影节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体活动从6月13日持续至22日,共设置金爵奖评选、国际影片展映、电影市场、金爵论坛及“一带一路”电影周等板块。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参赛参展,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比例超过八成,为历届之最。
开幕首日,陈可辛执导的《酱园弄·悬案》被确定为开幕影片,并在上海百余家影院同步举行世界首映,首次让普通观众与嘉宾在同一时间共享开幕礼遇。影片改编自1945年发生在上海的真实奇案,通过一桩悬而未决的“杀夫案”折射时代变迁,『章子怡』、雷佳音、梅婷等主创悉数亮相红毯,引来影迷阵阵欢呼。
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率七位国际评委亮相开幕式,并揭晓主竞赛单元12部入围影片名单,除《酱园弄·悬案》外,《东极岛》《长安的荔枝》《我们生活在南京》等新作同样备受瞩目。评委会表示,评选将坚持艺术性、文化多样性及技术创新并重的标准,最终结果将于6月21日晚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公布。
论坛板块以“时代风华 梦启新程”为主题,首日的开幕论坛聚焦“中国电影双甲子”的历史经验与未来发展,来自中、意、法、日、韩等国的电影人围绕技术革新、人才培养、跨文化合展开对话。首次设立的AIGC实验室及“影视+AI”市场,吸引20余家技术公司现场展示虚拟拍摄、实时渲染、智能剪辑等前沿应用,显示电影节对产业『数字化』趋势的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电影周继续扩容,除上海本地展映外,还在杭州、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设立分会场,通过圆桌论坛、主题市集、露天放映等形式,推动沿线国家影片走进中国社区。杭州百老汇影城负责人透露,仅13日一天,阿富汗影片《追风筝的人·前传》与匈牙利动画片《布达佩斯之春》两场放映预售票即告售罄。
为了让“人人可参与”,组委会今年首次把电影市场升级为“国际影视市场”,6月21日至25日在世博展览馆面向公众开放,设置交易洽谈、设备展示、衍生品售卖及露天市集等多功能区域。家住浦东的初二学生王梓涵通过“学生开放日”预约通道,体验了虚拟摄影棚实时合成技术,他兴奋地说:“以前只在电影里看到绿幕,今天自己也能‘飞’到长城上空。”
上海市文旅局统计显示,截至6月14日中午,全市16个区的46家展映影院平均上座率已超过八成,与电影节联动的酒店、餐饮、交通订单量同比增长32%。“看一部展映片、逛一条电影主题街区、买一份限定文创”成为不少外地影迷的“上海一日游”新路线。
电影节期间,地铁10号线“SIFF专列”把车厢打造成流动影展,车窗贴上历届金爵奖得主的剧照;南京东路步行街的裸眼3D大屏循环播放《酱园弄·悬案》的黑白片段;武康路安福路一带的咖啡馆推出“电影套餐”,凭当日电影票根可免费获得印有经典台词的拉花。正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说:“上海不只是电影之城,更是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梦想之城,我们愿与全球影人共同奔赴光影新程。”
未来八天,400多部中外影片、1500余场放映、超百场映后见面会将在上海持续进行。当银幕亮起,故事流动,这座城市再次以电影之名与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