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祈祷落幕时》
渡过充满思念的一生,死后方能守在你的身旁,一部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作品,悲与喜都是东方人间细碎的彷徨。《祈祷落幕时》以亲情为主线,环环相扣,讲述了一个沉重悲伤的故事,顺带解开主角🎭️的身世之谜,后半极其催泪,堪称完美的完结篇。父女跨越三十年的守护与牺牲,道尽人性的无奈与深情,导演通过加贺恭一郎的视角,逐步揭开其童年创伤与成年后成为“守护者”的原因。
2.《罪之声》
故事讲的很清楚,围绕三十五年前的未解决案件的一路调查,听与之相关的各种人讲述他们看到的一部分真相,本片最令人动容的是,小望畅想的未来,都终止在了凶手的手上。电影抽丝剥茧般地还原案件真相,通过一个个人物完整了一张犯罪网络,真相揭露地很扎实,媒体的正面与负面作用刻画得不错,情绪挺饱满的,三个无辜的孩子被利用后各自不同的痛苦还是挺伤感的。
3.《第三度嫌疑人》
一部以探寻真相为线索的犯罪电影,能够抛弃犯罪现场与犯罪动机,直抵哲思层面,实为大胆之举。整部电影就是多棱镜,自创了一种心理悬疑的叙事节奏,几十年前的黑道高利贷、食品造假、家庭性侵等社会问题逐渐暴露,最后落脚在司法问题和社会不公上。藏的很深的讽刺,正如男主所说,没人在乎真相,导演通过镜头去掉了探监室的那面镜子,模糊了真相和每个参与者的立场。
4.《怒》
很巧妙的剧本和多处蒙太奇镜头,人一旦发现了某些隐藏的污点,信任和爱就会很容易地动摇。演员和配乐厉害,层层推进不断渲染情绪,一件凶案串联起来的三个故事,所以人的信任究竟降临在何处呢?以为几条线索会最终交汇,却各自独立,支线比主线要精彩。开头的相遇很温情,可惜最终还是抵不过猜疑,那个迎着夕阳笑笑说想和葬在一起的画面,也在摧枯拉朽般的哭声里终结。
5.《金色梦乡》
经典的个体对抗公权的电影,七十年代人才会写出的摇滚内核,与《二十世纪少年》如出一辙,当大家都不相信童话时,童话就只能是童话,但是反过来,童话就会成真。媒体和公权力的角色定位太真实了,到底什么才是真相呢?在全知视角下欣赏这部影片,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大闭环,温馨美好的故事,却又折射出一些社会议题,人类最强大的武器,就是信赖。
6.《告白》
《告白》讲述了一起连环杀童案背后的故事,开局便充满了紧张悬疑的气氛,最灿烂的晴天配最深沉的结局,以为又是用爱感化让优秀的电影落入俗套,刹眼的反转却画下了完美的句点。这部电影经典的地方在于:这是小说改编的,如何将文字安排为影视,并且最后给到足够的震撼是很重要的,电影表现手法不错,另外,该作品给了人足够的复仇爽感,也大胆的讨论了未成年犯罪该怎么办?
7.《嫌疑人X的献身》
非常还原小说,石神从小说里走出来了,最后一切破灭时的绝望无以言表,但那就是杀人的果报,导演用克制的镜头语言铺陈出一场精心设计的悲剧,堤真一演技太细腻入微,每个瞬息都无言地倾诉着内心。作为影片的核心,两位智者亦敌亦友的对位充满看点,对于案情的梳理也很直观,结局的突变更是印证了四色理论的不完美,精密算计下的石神也控制不了情感的“缺陷”。
8.《D坂杀人事件》
纸模型代替实景的做法非常实验,仍是典型的实相寺昭雄风格摄影,有关绳缚的段落富有张力,配乐很带感。开头联想到了无常的画面,倾斜的拍摄角度,营造怪异的气氛,小房子搭得可爱,好奇如果是铃木清顺,会拍出怎样的画面?凶杀之前的铺垫很好,神秘感是因为猎奇癖好带来的,最后小孩穿上红浴衣,抹上口红,新的性别倒错,暗示新的想象受虐即将来临。
剧情紧凑,反转不断的8部悬疑日影,每部都是一场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