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可能也刷到过于和伟的戏。现在他可是妥妥的“演技派”代表,作品一部接一部,演什么像什么。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他小时候的日子,那真是苦到难以想象。
你知道最让人意外的是什么吗?他曾经有整整14年都在跑龙套,演的都是些小到不能再小的角色,有时候甚至只是一句台词、一个镜头。但就算这样,他也从来没想过放弃。其实他最开始想学表演的时候,连他妈妈都觉得这路太难走了,担心他将来连饭都吃不上。
但好在,他有一大家子人默默支撑着他。于和伟家里兄弟姐妹一共九个,他是最小的那个。他出生的时候,母亲已经45岁了,身体不太好,没什么奶水。那时候家里条件又特别差,买不起奶粉。正巧他大姐那时候刚生完孩子,奶水够,就顺带着把他喂养大了。所以后来于和伟一直管大姐叫“小妈妈”,这种感情外人可能很难体会。
更不容易的是,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整个家的重担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为了养活这么多孩子,他妈妈只能出去摆摊卖烤红薯。于和伟小时候就经常跟着妈妈一起出摊,在路边吆喝叫卖。那段日子虽然苦,但全家人挤在一起,互相支持,也挺了过来。
聊到这不得不说,他哥哥姐姐真的为他付出了太多。家里条件有限,没办法供所有孩子读书,于是大家就把机会让给了最小的于和伟。有一个姐姐甚至卖掉了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就为了给他凑学费。这些事,于和伟后来每次提起都特别感慨。
他后来能走上表演这条路,也挺偶然的。一开始他读的是师范学校的音乐班,但渐渐发现自己更喜欢演戏。后来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决定报考上海戏剧学院。但录取之后,学费又成了问题——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结果你猜怎么着?他大姐二话不说,把给孩子买的钢琴卖了,凑了四千块钱交给他。这笔钱,对于当时的于和伟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所以从上戏毕业之后,他特别拼命。只不过演艺圈这条路,真的不是光靠努力就能顺利的。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接到一些群演和小配角,有时候一场戏只能演个“尸体”,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几小时。这种日子,他过了十四年。
但转机说来也就来了。真正让很多人记住他的,是电视剧《三国》里的刘备。后来他又演了《军师联盟》《一出好戏》这些作品,演技越来越被认可,慢慢就成了所谓的“影帝级”演员。
有意思的是,于和伟走红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八个哥哥姐姐每人买了一套房。他说,哥哥姐姐为他牺牲了太多,现在有能力了,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种回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吧?
现在他只要一有空,就会回老家看看妈妈和哥哥姐姐,有时还帮三哥卖卖包子、和姐姐们一起包饺子。看得出来,家人在他心里的位置一直都没变。
可能正因为经历过苦难,才更懂得珍惜。于和伟在戏里常演一些气场十足的“大佬”,但现实中的他,却是从最底层一步步拼上来的。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全凭自己的坚持和一家人的托举。这种故事,不管什么时候听,都觉得挺激励人的。
所以你说,人生是不是挺奇妙的?有时候最艰难的开局,反而能磨出最闪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