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注意到,当我们谈论晚年生活时,常会听到有人说“大不了以后去养老院”。但真正住在里面的日子,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光景?说起来也巧,最近几位香港老艺人的经历,倒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生后半场的种种现实。
先说说那位去年刚过完88岁生日的钟景辉吧。现在要是去养老院看他,常能见到访客——有旧日学生,也有合作过的后辈。去年三月庆生时拍的合照里,他笑得挺自然,身边围着二十来人。不知道的,或许会以为这是位儿孙满堂的老人。但事实上,他一生未婚,无儿无女。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曾经在TVB开设艺员培训班、亲手带出『周润发』等巨星的资深导演,晚年会选择主动住进养老院。原因倒也实在:2016年确诊直肠癌后,他虽然靠早期发现和坚强毅力挺了过来,但再也应付不了高强度工作。2019年拍完最后一部戏便决定退休,既为有人照顾,也为不拖累朋友。
有意思的是,别看现在热闹,刚进养老院那会儿可不是这样。毕竟是从耶鲁大学拿到艺术硕士、回香港后又当上浸会大学戏曲老师的人,突然从聚光灯下转到集体生活,落差可想而知。但好在那些年他提携后辈种下的善因,结出了善果——总有人记得来看他。
如果说钟景辉的养老院生活还透着些温暖,那么另一位才子的故事就更像一场过山车。还记得那首徐小凤唱的《顺流逆流》吗?它的创作者蔡国权的人生,恰恰应了这首歌的名字。
2002年11月的那场车祸,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当时他坐的四驱车出事,虽然捡回一条命,却只剩下部分说话和行动能力。更残酷的是,医生说他情况会随时间恶化。从创作出《童年》等金曲的音乐才子,变成需要全天候照顾的病人,这种落差换了谁都难接受。
当时在场的朋友回忆,有段时间他整个人都垮了,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更现实的是,妻子照顾他几年后,最终选择离开,把他托付给了养老院。这种故事听起来总让人心沉,但转折来了——听说他出事,徐小凤、谭咏麟等好友马上组织慈善音乐会,筹到的钱足够支撑他在养老院的费用。
被真情打动的蔡国权,2007年居然还推出了复出专辑《在你耳边唱》。如今他虽然还在养老院,但精神状态早已不同往日。有人说他现在挺乐观,每天尽量开心地过。这种转变,像极了他在《顺流逆流》里写的那句:“几多艰苦当天我默默接受,几多辛酸也未放手”。
不过要说最豁达的,还得数去年刚离世的蔡澜。他晚年选择的路,和别人都不太一样。
2023年妻子去世后,这位涉足主持、写作、美食多个领域的风流才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但他处理完后事,直接变卖家产,搬进豪华海景酒店,雇了七八个人专门伺候自己。他生前接受采访时说过:“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如活着时尽情享受。”
这种活法,让人想起他年轻时自称交往过几十个女友的潇洒做派。不过结婚后他倒收心做了好丈夫,可惜始终没有子女。2025年6月他在香港安详离世,临走前只留下一句嘱咐:不要丧葬仪式,骨灰撒向维港。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洒脱。张伟文的晚年就艰难得多。这位曾经为『张国荣』、谭咏麟伴唱的“和声界天王”,如今年迈多病住在养老院,还患上了失智症。
熟悉他的人说起这事总忍不住叹气:年轻时开过多场演唱会,风光无限,却因为奔波事业一直未婚。如今腰疾、糖尿病缠身,腰疼时根本直不起腰。2025年因肺炎下过病危通知,2022年感染新冠后暴瘦几十斤。最近一次消息是因为细菌入血发高烧送进ICU,之后便音讯寥寥。
有意思的是,这四位老人的故事,倒让我们看到养老生活的不同面貌——有的被朋友牵挂,有的靠自身豁达,有的则实在令人揪心。他们的经历似乎也在回应文章开头那个问题:去养老院真的就能解决养老问题吗?
或许就像一位经常探望老人的粉丝说的:“关键不是你最后住在哪,而是当你需要时,有没有人真心惦记着你。”这些无儿无女的老艺人,用各自的人生写下了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