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近日正式发布发行通知并开启六天预售,截至当前统计,预售总票房已突破3600万元大关。这部备受瞩目的影片以惊人的预售表现先声夺人,其成绩已超越八成国产电影的最终票房。更引人注目的是,该片在猫眼平台的1"想看1"人数高达441.1万,与《唐人街探案3》仅相差五万人次。若以此数据推算,《731》的票房潜力或可突破40亿元。
然而市场预期与实际表现往往存在差距。对比两部影片的预售数据,《731》与《唐人街探案3》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回溯2025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在上映前半个月启动预售,总预售额轻松突破10亿元。其单日成绩从首日的53.3万元飙升至次日的5901万元,随后四天日均预售保持在2200万元以上,六天累计预售达1.5亿元。反观《731》,首日预售510万元,次日812万元后便持续下滑,后续四天日均仅维持在200-300万元区间,观众购票热情明显不及前者。
造成这种差距的首要原因在于档期选择。9月18日既非春节这样的黄金档期,又夹在暑期档与国庆档之间,留给《731》的市场窗口不足两周。其次,影片题材具有明显的双面性:一方面,前作《黑太阳731》积累的观众基础确保了核心受众;另一方面,涉及细菌实验的沉重主题必然导致部分观众望而却步,限制了影片的受众广度。再者,由姜武、王志文等实力派组成的演员阵容,在商业号召力上确实难以匹敌《唐探3》的全『明星』️阵容。
若寻找可比案例,《刺杀小说家》或可作为参照。该片虽与《731》预售成绩相近,但凭借春节档优势及『杨幂』、雷佳音等主演的票房号召力,最终斩获10.35亿元票房。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不及2025年活跃,加之《731》档期劣势,即便其能在上映前三日复制《刺杀小说家》的预售增长曲线,最终票房恐难突破10亿元大关。
影片品质同样是关键变量。据内部试映反馈,《731》的艺术完成度存在争议。作为题材先驱的《黑太阳731》曾以极端写实的手法震撼影坛,甚至采用真实尸体进行拍摄。时过境迁,当代电影制作规范已不允许如此极端的拍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版作品的冲击力。此外,影片对历史事件的呈现角度也引发了一定争议。
在宣发层面,《731》目前尚未展开大规模营销攻势,剧照、预告等宣传物料严重匮乏。在仅剩的映前一周里,片方亟需加大宣传力度,或通过点映积累口碑。这部筹备长达十年的作品即将迎来市场检验,其最终表现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