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是影展最具思想性与前瞻性的单元之一,旨在打造青年电影人的公共讨论空间。在这里,创作表达、产业现实与社会语境交汇碰撞,形成面向未来的多维思想场域。
本单元通过跨代际、跨领域、跨语境的交流,让导演、『制片人』、学者与行业代表直面青年创作者的焦虑与愿景,共同探索中国电影的下一个十年。
【重要提示】对话单元所有活动均不售票,影展致力于为大家提供开放的交流平台。请勿相信任何黄牛的售票信息,避免个人权益受损。
(嘉宾排位按姓氏拼音排序)
在光与影的交汇处,青年电影的力量正在悄然生长。它们不喧哗,却自有声;不迎合,却直抵人心。
这是一次关于起点的对话,也是一次创作与市场的共振。我们邀请来自不同代际、不同领域的电影人——『制片人』、导演、演员、学者、策展人——共同凝视青年创作的现场。他们带来经验,也带来疑问;他们分享路径,也抛出思考。
从张爱玲的银幕情缘,到镜头内外的哲学观照;从首作的突围之路,到表演与角色的真实相遇;从中小成本电影的发行策略,到信息洪流中的观众寻找——我们试图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捕捉那些确定的、真挚的、敢于发问的创作瞬间。
这不仅是一场论坛,更是一次心灵的抵达。我们相信,电影的意义,不止于被观看,更在于被对话、被延续、被再次想象。
愿每一位在场的你,都能在这里,听见回声,看见光。
开幕
对话
「首作的力量:
电影的开端与未来」
首作是一位电影人与世界的第一次对话,也是青年创作者走向自我确立的关键一步。它往往诞生于资源有限、经验不足的处境,却因真诚和冲动而拥有不可复制的锋芒。首作既是个人艺术的宣言,也是对时代的一种回应:它让人看见创作者如何在激情与困境之间摸索,在理想与市场之间求解。
在今天,电影生态的复杂性让首作面临更为多重的考验:如何完成?如何传播?如何抵达观众?而这些问题,也恰恰塑造了青年导演在未来道路上的方向感与坚韧度。
本次论坛将从创作、产业、表演等多重视角出发,探讨首作如何开启一个电影人的独特旅程,并思考它如何影响电影的未来图景。
在场
In Conversation
“在场”旨在为青年导演和观众搭建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邀请在电影创作、理论研究、文化思潮等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影像实践者,分享他们对影像、创作与时代的思考。这不仅是一次理念与方法的传递,更是一次关于“电影如何抵达人心”“创作如何穿越时代”的追问与回应。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面对面的交流,青年创作者能够回望电影艺术的初心,理解影像语言如何与世界、与个人建立联系,也能够借由大师的视野,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与精神坐标。
同场
Panel Discussion
旨在为青年创作者、学者、『制片人』及影像从业者提供一个多元的对话空间。在这里,青年导演关于创作的最初冲动得以与行业趋势、国际视野和社会语境交汇,学界的理论思考与产业的实际经验相互碰撞,形成充满张力的思想场域。
论坛不仅关注青年导演如何在当下语境中寻找自我表达的路径,也探讨他们在产业、资本与创作自由之间的抉择与困境。本环节立足青年导演面临的真实处境——“如何从首作迈入可持续的创作生态 ”。邀请制作人、发行公司、平台方、院线经理与宣传营销专家,从产业链的不同节点出发,与青年创作者共同拆解创作之后的那一公里。
主题既涉及影像语言、叙事策略、美学探索等创作维度,也延伸至全球电影市场、流媒体浪潮与观影生态变化等产业趋势,让青年创作者在对话中理解自身处境与更大的格局。
同时,论坛强调电影人与观众的思想交汇。无论是国内外的电影人、学者,还是青年导演、『制片人』与观众,都将在同一场域内展开跨越身份与地域的平等对话。我们希望借由这样的开放形式,让青年创作者在与不同代际、不同背景的声音相遇时,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也让行业与观众共同想象电影未来的无限可能。
官方公告|扫码注册指南
1. 影视从业者 :选“产业嘉宾”并上传资质
2. 影迷观众 :选“影迷注册”并完善信息
3. 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官方小程序查看影展日程
⚠️ 预约通道逐日开启:
· 14号活动 13号上午10点上线
· 15号活动 14号上午10点上线
· 16号活动 15号上午10点上线
……
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