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凭借《生万物》“宁苏苏”一角爆火、正迎来事业上升期的邢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一句悼念,陷入舆论漩涡。
9月26日,邢菲在『社交平台』发文:“希望是假的,一定是假的!”
她指的是当天突然传出的“于朦胧坠楼去世”的噩耗。没想到,就因这句话,她遭到大量网友痛批——“蹭热度?”“这都不先求证?”“塑料友情吧?”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他们之间的情谊,从来不是“不熟”邢菲和于朦胧相识于2025年合作的古装剧《明月曾照江东寒》。
当时于朦胧早已凭《太子妃升职记》崭露头角,而邢菲也逐渐从综艺《一年级》被人熟知,开始转向影视发展。
戏里,他们是默契搭档,共同闯荡江湖;戏外,他们相处融洽,成为真实好友。
最让邢菲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拍雨戏后,于朦胧默默递来保暖毯,轻声提醒:“注意身体。”
这类细心举动不止一次。他不仅对她照顾,也对全组工作人员体贴温和。
合作结束后,两人仍保持联系。
2023年邢菲生日时,于朦胧还送了她一本手写版《小王子》,扉页上留有亲笔祝福,把她当妹妹一样看待。
所以当她听闻他“坠楼去世”的消息,第一反应是否认、是不敢相信——这难道不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情绪反应吗?
就在于朦胧工作室尚未发布官方声明的模糊时刻,邢菲发了那条微博。
不少网友批评她:“你是圈内人,为什么不先私信问问共同朋友?为什么不联系经纪人?”
但我们回过头想想:
- 当下AI造谣、假新闻频发(比如此前陈奕迅、周海媚等都曾“被去世”),多少人第一反应是上网查看而非立即求证?
- 更何况,于朦胧第二天还有央视直播安排,一切看起来都太像恶意谣言。
正因如此,邢菲和大多数网友一样,希望在线“等一个反转”。
她后来删掉原博,写下“哥,在另一个世界安好”,恰恰说明——她收到了确定消息,也陷入了真实的悲伤。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邢菲并不是科班出身。
她小时候被体校选中练杂技“蹬鼓”,后来加入文工团,生活封闭且艰苦。快18岁时,她决定换条路走。
她学过美甲、想过开店,直到14岁时合作过的『制片人』找上门邀她做场记,她才重新接触影视。
后来她参加《一年级》,凭天然活泼的性格和努力的表现圈了一波粉,也逐渐接下《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等甜宠剧。
但她不甘于被定型。
这些年,她努力转型,接演职场妈妈、革命青年、反特剧女警……直到今年《生万物》的“宁苏苏”让她真正被看到——从天真到绝望,层次丰富的哭戏打动了无数人。
邢菲这一路,跌跌撞撞,靠自己一步步从底层爬起。她真诚、努力、重感情,却因为第一时间没有“标准公关反应”而被骂——这何尝不是一种网络暴力?
如果我们身边朋友突然离世,我们的第一反应恐怕也是“不可能!”“我不信!”,而不是先打电话给共同朋友确认消息真伪。
公众人物也是人,也有最本能的情绪冲击时刻。我们不能既要求『明星』️“真实不做作”,又在他们流露出真实情绪时指责他们“不专业”、“在演戏”。
在于朦胧的告别仪式上,邢菲没有发声,但她后来的沉默和之前的冲动,都是悲伤的一种样子。
网络信息纷杂,真假难辨,但人性的温度不该因此在猜疑中消失。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也希望这个时代,能对真心多一份信任,对悲痛多一份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