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爱情真敢拍!『童瑶』『刘奕君』细水长流甜过初恋,男二情深更让人意难平
一开始点开《足迹》,我真就是冲着『林允』和丞磊的脸去的。女主是个归国留洋医生,每出场换一身衣服,法式小卷、丝质衬衫、呢子外套🧥,切换得比灯还快,不夸张地说,追剧那几天我都在想,她衣帽间怕是能拍个纪录片了。
男主丞磊的造型就稳许多,几乎清一色的西装,颜色换来换去都是沉稳路线,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概就是那个发型,衬得人模人样,完全符合剧里设定的青年律师形象。
可是吧,外形好看归好看,他们俩的感情戏真的……平平无奇。就是那种教科书式的“一见钟情 一路扶持=顺理成章在一起”的路径。程敖(男主)看上了林斯允(女主),家里事业通通给她撑腰,没什么曲折,感情线基本靠快进。
真正让我破防的反而是男二沈奕群。人设是男主的好兄弟,从小到大独宠林斯允一个,属于那种十年如一日的暗恋。高中毕业鼓起勇气表白被拒,他就去借酒消愁,一夜醒来还是没变心。等她留学回来,他亲自去接机,那表情就像等春天等了一整个冬天。
知道她要订婚了,他没发疯没闹事,只是祝福,甚至帮她跑前跑后安排婚礼。结果婚事黄了,他那点藏在心里的微妙开心一下就藏不住了。之后,她要做事业,他又第一时间伸手帮忙。
最狠的一笔,是到最后才知道——原来他早在重庆给她买好了房子,就等她什么时候想回来,能有落脚地。别人谈恋爱是送束花、一个包,他直接把以后都替你安排好了。这深情又克制的爱,真的让人一口气叹到尾,观众一片“意难平”简直正常不过。
不过等到『童瑶』和『刘奕君』的中年恋爱线出现,我才懂什么叫酝酿已久、细水长流。没有吻戏、没有花哨的示爱,顶多一个抱、一个拉手,甜得却能从屏幕溢出来。
『童瑶』演的易弋,本是一个有才气的『服装设计』️师,年轻时嫁给了初恋肇远,两人看着新中国成立,感情笃定又深厚。可天不遂人愿,肇远在一次任务中牺牲了。
丈夫走后,她的日子一度很难——被人排挤,说闲话,走到哪儿都像背着标签。就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时刻,『刘奕君』饰演的文部长出现了。
说他是救赎一点不夸张。这个男人不热烈,但温润如玉。尊重她的意见,理解她的过去,不逼迫、不评判,只是慢慢把她从阴影里拉出来,让她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她第一次真正去理解丈夫生前的理想,也开始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连她身上那股大小姐的疏离感,也逐渐褪去了。
更戏剧化的是,文部长还帮她查清,原来肇远当年是被派去冒险的卧底任务,这让她在众人之中重新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这段感情的好,就在于他们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对方身上最吸引自己的,从来不是容颜,而是内核——他欣赏她的浪漫与才情,她敬佩他端正与宽厚。
前期文部长爱得小心翼翼,悄悄学她喜欢的曲子,翻她爱看的书,替她挡下生活里看不见的风浪。她去夜校教书,他提前等在路口;她进服装厂做设计,他第一时间去支持。
后来这份克制慢慢松开,他会忍不住站在河边看她画画,会找各种借口请她一起吃碗面。杨梅送了一捧全都给她,还能顺理成章地用女儿生日这样的由头,多和她聊一会儿天。
易弋也慢慢察觉到这个人的深情,开始回味那些细碎的回忆——原来这一路,他一直在,但从不喧闹。
他们约会的画面太像生活了:手牵手在街上散步,在书房安静读书,送她去工作,她说“我看着你先走”,他说“我想看你进去再走”。那一刻,她忽然回头跑回来,说要送他去车站。小动作透露的甜,比喊一百句“我爱你”都实在。
『刘奕君』真是那种能把“成年人的爱”演出层次的演员——不多言,不表白,但你能从他的神情里读到炙热。爱在细节里藏着,又在细节里无处可藏。
讲真,看完这条感情线,我再回去看『林允』和丞磊那段,就像在烈火锅里捞起一块凉粉,实在寡淡。
听说有剧迷悄悄总结,《足迹》好看的秘诀是——男二的爱让人唏嘘,中年CP的爱让人上头,剩下的就是服化道撑着氛围。至于到底谁更戳你,就得看你磕得动哪种糖了。
坊间还有人揣测,说当初编剧在写男二沈奕群的时候,其实心里偷偷偏着他,不然哪能给一个配角打包那么多温暖细节?这种小道消息信不信就看个人了,反正我是一点儿都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