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概括2025年的国产影视生态,“演员复用”必占一席之地。
从春节档到暑期档,从大银幕到小荧屏,同一张脸孔出现在不同的作品里。
我总会感叹,怎么又是他(她)!
一方面是电影票房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是下边这九位演员“分身乏术”。
这确实是今年很魔幻的一种行业情景。
第一位:雷佳音
电影方面:
他已经上映的电影项目有陈可辛的《酱园弄·悬案》和姜文的《你行!你上!》。
预计会在今年上映的电影还有冯小刚的谍战电影《抓特务》,路阳的《刺杀小说家2》,以及大概率扑街的《酱园弄(下)》。
曹盾的《敦煌英雄》和配角出演的《飞行家》还没确定大概率在今年上映。
剧集方面:
《长安的荔枝》是他与曹盾再次合作,出演马伯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想要复刻《长安十二时辰》的成功。
《抗诉》中他是配角出演。
今年待上映的还有一部与『靳东』和李光洁联合主演的《四十成年礼》。
难怪很多人都说今年看够了雷佳音。
第二位:『张子枫』
电影方面:
『张子枫』今年已经上映的电影就有陈可辛的《酱园弄·悬案》,与王景春合作出演的《我会好好的》,与『马伊琍』主演的《花漾少女杀人事件》,杨子导演的《捕风追影》四部影片。
而待映的还有李玉执导的《下一个台风》,陈凯歌的《志愿军3》,以及《酱园弄(下)》。
剧集方面:
她接剧集倒是比较克制,只有《秋雪漫过的冬天》这一部,还有跳票的可能。
第三位:彭昱畅
电影方面:
目前只上映了《酱园弄·悬案》和《天堂旅行团》两部电影,但他待映电影有一大堆。
柯汶利在《误杀》和《默杀》之后,带来了全新的《匿杀》。
与闫妮合作的喜剧电影《野象小姐》,与抢劫题材喜剧片《计划有变》,与『肖战』的《得闲谨制》,和『成龙』一起出演的剧情片《陌生家庭》,和『丁禹兮』合作的《天才游戏》,以及那部著名的《酱园弄(下)》,预计都在2025年上映。
剧集方面:
《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已经播出。
还有一部《万古最强宗》待播,据说这部最早是『张新成』主演,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了人,成就了彭昱畅最忙的一年。
第四位:『王传君』
电影方面:
他也出演了《酱园弄·悬案》,还有暑期档的《你行!你上!》和申奥的《南京照相馆》。
他待上映的电影也有《酱园弄(下)》,《志愿军3》。
娄烨的《三个字》也是出现频率很高的电影,集齐了『易烊千玺』、『李现』、『秦昊』等等豪华演员阵容。
不过这部电影前段时间出了点风波,命运还说不好。
《拼桌》是他和『江疏影』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预计也是今年上映。
剧集方面:
今年『王传君』还有不少电视剧作品。
《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和《她的生存之道》已经播出。
《低智商犯罪》和《悬案》则是今年的待播剧。
第五位:『李现』
电影方面:
他的《酱园弄·悬案》已经上映。
《三个字》和《刑警之猎杀独狼》也预计在年内上映。
其中《刑警之猎杀独狼》由《心迷宫》的导演忻钰坤执导,主演阵容还包括『朱亚文』和『王子文』。
剧集方面:
『李现』的三部剧集作品,与『杨紫』搭档的《国色芳华》、《锦绣芳华》,以及与春夏、『魏大勋』出演的《人生若如初见》已经播出。
《天工之城》是郑小龙的古装剧,可能年内播出。
第六位:白客
电影方面:
他是少有的没有出演《酱园弄》,但还是有许多作品的内地演员。
他出演了『陈思诚』的《唐探1900》,张琪的《大风杀》,大鹏的《长安的荔枝》,以及王沐的《独一无二》。
待上映的有刘循子墨的喜剧电影《报告老板》和与『马思纯』主演的《我的妈耶》。
剧集方面:
和辛芷蕾主演的爱情剧《仁心俱乐部》已经播出。
与佟丽娅的《双食记》和改编自马伯庸作品的《日落东瀛》都会在2025年播出。
第七位:章宇
已播出的有《酱园弄·悬案》、《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独一无二》,又都是熟悉的名字。
即将上映的还有《三个字》、《敦煌英雄》和《鸟鸣嘤嘤》。
第八位:李明昊
电影方面:
你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今年影视圈真的哪哪都是他。
电影作品有《阳光照耀青春里》、《独一无二》、《东极岛》、《再见,坏蛋》、《无名之辈:意义非凡》、《呼吸》以及《铁柱山》。
剧集方面:
电视剧还有《180天重启计划》、《棋士》,以及未播出的《造城者》。
第九位:杨皓宇
电影方面:
又是一位黄金配角,《宇宙探索编辑部》后开始频繁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已经上映的电影作品就有《假爸爸》《想飞的女孩》《冲·撞》《人生会议》《戏台》《南京照相馆》《奇遇》《东极岛》《7天》。
待上映的还有《三十三本日历》《沉迷时刻》《爆水管》《他的礼物🎁》《即兴谋杀》。
剧集方面:
《致1999年的自己》《七根心简》《华山论剑》已经上映。
未播出的还有《近海新生》《三道塬》《围猎》《无忧之地》《毒蛇家庭》。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他们?
2025年的影视圈陷入一种微妙的悖论。
项目数量激增,演员名单却越缩越短。
资本寒冬的余波仍在,平台与片方对“熟脸安全感”的依赖达到顶峰。
以雷佳音为例,他在《满江红》秦桧的颠覆性表演斩获金鸡奖后,迅速成为悬疑、历史、喜剧题材的“保险栓”。
从陈可辛的民国奇案到路阳的奇幻宇宙,再到冯小刚的谍战史诗,他一人串联起三大导演的类型版图。
更深层的动因在于“类型化演员”的适配性。
白客从《万万没想到》的喜剧标签转型后,他的冷幽默+底层感的特质是市井题材的最佳演绎者。
也就是说,有些角色就是这几位演员演起来,大家觉得最合适。
而要命的是,片方越来越路径依赖,银幕上的角色好像都是同质化的,这才造成了少数几位演员霸屏的情况。
可是高密度曝光带来审美疲劳可能成为电影的隐性风险。
特别是雷佳音,他的《抓特务》和《刺杀小说家2》都背着很大的票房压力。
而观众对雷佳音已经开始厌倦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新人上升通道收窄。
当杨皓宇这样的超级配角一年接演10部戏时,注定有无数演技派无戏可拍。
对于被时代选中的演员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他们应该更看重自己塑造的角色的生命力,而不是数量。
那么花更多时间为角色做准备,减少曝光,减少参加综艺,就是爱惜自己职业生涯的表现。
资源向少数演员倾斜,片酬再反向推高电影成本。
最终小体量的电影和新人演员越来越没有机会走入大众视野。
长此以往,国产电影可能走向僵化,积重难返。
确实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