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艺术家新疆翻车?
那天姜昆穿着蓝色长袖衬衫逛巴扎的画面,在短视频平台足足刷了两天屏。 您瞅瞅评论区那叫一个热闹:"老爷子精神头比我们90后都好! ""这手表怕不是把昌吉水表戴手上了? "要我说啊,姜昆老师这波操作堪称"老艺术家的反差萌"——前一秒还在茶馆里跟维吾尔族大叔唠嗑,后脚就被网友扒出戴志诚手上的大金表能买十头羊。
要说这演出翻车也不稀奇。 您听听姜昆老师那段经典开场:"昌吉水能美容,昌吉菜能变帅,姑娘吃了这肉啊,减肥效果赛过健身房! "搁八十年代春晚,这包袱绝对能逗乐全国观众。 可如今短视频里三岁小孩都能玩梗,您说这老掉牙的"赞美模板"能不过时? 难怪有网友吐槽:"这段子跟昌吉烤包子似的,放三年都不带变味的"。
冯巩41人想看的魔幻现实
要说最惨的还得是冯巩。 国庆节带着"国家级团体"去深圳商演,大麦网页面那叫一个凄凉——41个"想看",比我家楼下的煎饼摊排队人数都少。 您说这事儿讽刺不讽刺? 当年《小偷公司》里那个机灵劲儿哪儿去了? 现在倒好,宣传语写着"三代人共享的会心一笑",结果观众席上连三代人凑不齐。
不过话又说回来,冯巩老师这遭遇早有预兆。 您翻翻他近年的演出视频,发现没? 开场白十年不变:"我想死你们了! "这话要是搁00后耳朵里,估计得问:"这位爷爷是想念我们幼儿园吗? "更绝的是有次商演,观众席上大妈直接喊话:"巩哥,您那《虎口遐想》能换个地儿摔吗? "您听听,这得多大的怨念!
『郭德纲』的"脏话经济学"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德云社』了。 『郭德纲』那嘴啊,就跟开了光的机关枪似的——"相声就是骂街的艺术! "这话虽然糙,但架不住观众爱听。 您瞅他那些荤段子,什么"厕所里点灯""澡堂子说书",听着糙但透着股机灵劲儿。 难怪有网友说:"听『郭德纲』说脏话,比听教授讲课还提神醒脑"。
不过您别以为人家光靠嘴炮。 去年『德云社』把《报菜名》改成"点外卖名",什么"麻辣烫配螺蛳粉,炸鸡啤酒配奶茶",愣是把传统贯口玩出了新花样。 听说现在小剧场演出,观众手机闪光灯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这哪是听相声? 分明是参加偶像见面会!
相声界的"代沟战争"
要说这事儿本质,就是场"代沟战争"。 主流相声还在用"老三样":赞美家乡、夫妻恩爱、讽刺社会。 『德云社』早把舞台搬进『直播间』,粉丝们边刷火箭边喊:"德云女孩永不塌房! "您说这能不产生代沟吗?
最逗的是有次采访,记者问姜昆怎么看『德云社』。 老爷子推了推眼镜👓:"艺术需要多样性嘛。 "这话听着官方,但转头就在徒弟面前吐槽:"现在年轻人就爱听这些下三滥! "您品,您细品,这代沟深得能种地了。
票卖不动的"皇帝新衣"
冯巩那场深圳演出最绝的是啥? 票价80元,比深圳地铁票还便宜,愣是没人买! 要我说啊,这不是票价问题,是"皇帝的新衣"现形记。 您想想,现在谁还花钱听老段子? 『抖音』上三分钟一个的脱口秀都比这有意思。 难怪有网友说:"买张电影票还能看小鲜肉呢,听相声图啥? "
不过也有明白人指出:主流相声现在就像"老干部茶话会",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台下观众困得直点头。 反观『德云社』,把相声整成了"沉浸式体验"——演员喝观众递的水,跟粉丝唠家常,这哪是演出? 分明是朋友聚会!
相声的未来在"烟火气"
说到底,相声这行当拼的就是个"接地气"。 您看『郭德纲』多会来事:疫情期间把相声改成"云直播",观众在家躺着就能听;开发相声盲盒,拆开可能是于谦的"抽烟喝酒烫头"周边。 这哪是守旧派? 分明是相声界的"『互联网』+"高手!
反观某些主流团体,还在抱着"高雅艺术"的牌坊不放。 有次演出,观众席上大哥实在忍不住了:"演员同志,您这包袱抖得我血压都高了! "您听听,这得多尴尬? 要我说啊,相声要是没了烟火气,还不如改名叫"催眠术"。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看着姜昆老师在新疆集市上和摊主砍价的样子,我突然想起句老话:"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 "相声这行当也是这个理——观众的钱包👛就是最好的投票器。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