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父母爱情》的时候,不少人都替江德华委屈:老丁娶她,一开始明明是 “没得选” 的无奈之举,心里根本看不上她。毕竟老丁原配王秀娥走了之后,心心念念想找个 “有文化的”,先是喜欢葛美霞,被王振彪搅黄了;又看上吴医助,结果吴医助是个撒泼耍赖的主儿,老丁实在没辙了,才勉强同意娶德华。可谁能想到,最后老丁居然对德华动了真感情,俩人晚年还成了让人羡慕的 “老来伴”。其实剧中早就藏了 3 个细节,把老丁的感情转变说得明明白白。
说实话,娶德华之前,老丁对她真没多少 “男女之情”,更多是把她当成 “靠谱的保姆”。在老丁眼里,德华跟王秀娥是一路人 —— 没文化,话多,但是能干活,能洗衣做饭带孩子,娶了她,自己就能省不少心。再加上德华是江德福的亲妹妹,老丁在岛上工作还得靠江德福照拂,娶了德华,也能跟江德福处好关系,算是 “一举两得” 的现实选择。
更别说,老丁心里还藏着点 “嫌弃”:德华之前结过婚,丈夫还跑了不知所踪,在那个年代,这总归是别人会议论的 “小瑕疵”。可谁知道新婚夜一过,老丁的态度就变了 —— 他发现德华居然还是 “黄花大闺女”!这一下可把老丁高兴坏了,当晚就忍不住笑出了声,后来跟江德福喝酒的时候,还忍不住念叨:“我这是娶着宝了!”
别小看这个细节,对老丁来说,这不仅是 “意外之喜”,更让他对德华多了份 “珍惜”。之前心里的那点 “嫌弃” 和 “勉强”,一下子就松了劲 —— 原来德华不是他想的那样,反而还带着点 “纯粹”,这份意外,让他开始真正把德华当成 “自己的女人”,而不是单纯的 “保姆”。
第二个细节:多年相处见闪光点,老丁慢慢动了心刚结婚的时候,老丁心里还憋着股 “委屈”—— 毕竟没娶到有文化的媳妇,总觉得跟德华没共同语言,俩人聊不到一块儿去。可日子过着过着,老丁渐渐发现了德华身上的好,甚至慢慢 “陶醉” 其中。
你想啊,德华一开始上岛的时候,确实是个 “土气” 的农村姑娘,说话大声,做事毛躁。可跟安杰住了那么多年,安杰早就把她 “带出来了”—— 安杰教她读书认字,教她穿衣服要整洁,教她说话别咋咋呼呼。时间一长,德华的变化可大了:不仅识了不少字,说话办事也利索了,连气质都跟着提升了,一举一动里都带着点安杰的 “影子”。
而老丁这辈子最 “馋” 的,就是安杰那样有文化、懂情趣的女人。当年江德福娶了安杰,老丁心里别提多嫉妒了,总想着 “我也能娶个这样的”。可真跟德华过了几年,他发现:德华虽然没葛美霞那么会吟诗作对,没吴医助那么 “洋气”,但她懂生活,会疼人,跟自己拌嘴的时候也透着股 “实在的可爱”。比如老丁下班回家,德华准能端上热乎饭;老丁跟她吐槽工作上的烦心事,德华虽然说不出大道理,但会陪着他骂两句 “那些人真讨厌”;俩人偶尔拌嘴,德华也不记仇,转脸就忘了,还会给老丁留着爱吃的咸菜。
这些细碎的日常,慢慢让老丁放下了 “对有文化媳妇的执念”。他发现,跟德华过日子特别 “踏实”,不用装,不用端着,俩人能聊到一块儿,能吃到一块儿,这种 “舒服” 的感觉,比 “有文化” 的虚头巴脑更实在。这个时候,老丁对德华的感情,早就从 “凑活过” 变成了 “真喜欢”。
第三个细节:晚年处处维护,老丁把德华疼成了 “宝”俩人到了晚年,搬进干休所之后,感情就更明显了 —— 老丁简直把德华当成了 “心头肉”,处处维护,生怕她受一点委屈。
有一回,江德福和安杰迷上了跳舞,没时间照顾孩子,就想让德华去家里帮忙带几天。老丁一听说这事儿,立马就不乐意了 —— 德华年纪也大了,带孩子多累啊!可他又不好直接跟江德福说 “不”,毕竟是连襟,面子上得过得去。最后老丁想了个 “滑稽” 的招:跟江德福撒谎说 “德华腰扭了,动不了,没法带孩子”。
你看,老丁为了不让德华累着,连 “撒谎” 都豁出去了,一点不顾及自己 “老干部” 的脸面。要是心里没德华,他犯得着这么上心吗?那时候俩人早就不是 “凑活过日子” 了,而是真真正正的 “伉俪情深”—— 德华愿意为老丁洗衣做饭,伺候他的饮食起居;老丁也愿意为德华着想,不让她受一点苦,俩人互相疼着,互相靠着,活成了干休所里让人羡慕的一对。
其实老丁对德华的感情,从来不是 “一见钟情”,而是 “日久生情”。一开始是无奈的选择,后来是意外的惊喜,再到慢慢发现闪光点,最后变成晚年的互相守护。这也恰恰是《父母爱情》最真实的地方 —— 不是所有爱情都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像老丁和德华这样,在柴米油盐的日子里,慢慢把 “将就” 过成了 “真爱”,把 “搭伙” 过成了 “陪伴”。到最后你会发现,比起 “有文化的浪漫”,这种 “踏实的温暖”,才是最长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