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是,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试图挑战行业大师时,这究竟是无知的狂妄,还是值得赞赏的勇气呢?
李宏烨,这个自称“公式相声”创始人的博士,在6年前的一档节目中,公然向相声界泰斗『郭德纲』发起挑战。
他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1986年,李宏烨出生在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父亲是大学教授,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
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李宏烨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高中时期。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宏烨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场相声表演。
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诙谐的表情,深深地吸引了这个理工男。
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到处搜寻相声的资料,甚至跑到天津的茶馆、剧场,近距离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2004年,李宏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机械专业。
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并没有放弃对相声的热爱。
他参加了学校的相声社团,开始尝试自己写段子、排节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表演开始在校园里小有名气。
一次校园晚会上,李宏烨结识了比自己低一届的陈钰。
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因为相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们一起研究相声,一起登台表演,渐渐地,友谊变成了爱情。
2012年,李宏烨和陈钰研究生毕业,共同考取了博士。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李宏烨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再继续深造,而是全身心投入相声事业。
凭借着在机械专业学习时掌握的知识,李宏烨开始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构相声的表演规律。
他认为,相声并非只是靠天分和悟性,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掌握的。
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李宏烨总结出了一套“相声公式”。
他坚信,通过这套公式,就能准确计算出相声的笑点,创作出既幽默又智慧的作品。
2014年,李宏烨和陈钰正式成立了“新语相声俱乐部”,开始了职业相声演员的生涯。
他们的表演风格新颖独特,在一些小剧场和社区活动中,渐渐有了一些固定的观众。
然而,要在相声界站稳脚跟,这些显然还远远不够。
李宏烨心中有一个更大的目标——让更多人了解“公式相声”,认可他的创新理念。
2018年,一档名为《相声有新人》的节目在央视播出。
这档节目旨在为年轻相声演员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邀请了『郭德纲』、张国立等相声界大咖担任评委。
李宏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
他带着“公式相声”的理论和作品,来到了节目现场。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宏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是&39公式相声&39的创始人。
今天,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下,什么是&39公式相声&39!”
这个自我介绍,瞬间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一个博士生,一个搞科研的,竟然跑来说相声?还是什么“公式相声”?
当李宏烨和陈钰开始表演的时候,现场的反响却出乎意料的平淡。
没有爆笑,没有掌声,观众们只是礼貌性地微笑着。
评委席上,『郭德纲』皱起了眉头。
“你这相声,就像一道数学题,你算是算对了,但观众听着,总觉得少了点意思。”『郭德纲』语重心长地点评道。
李宏烨却并不以为然。
他认为观众和评委不懂欣赏,是他们的眼界不够。
“郭老师,您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我给您解释。”
“解释?解释相声的笑点吗?相声这东西,讲究的是悟性,是天分,你懂吗?”『郭德纲』有些不耐烦。
台下的观众也开始窃窃私语,气氛一度很尴尬。
最终,李宏烨还是被淘汰出局了。
“郭老师,咱们走着瞧!总有一天,公式相声会成为主流,到时候,说不定主持人就是我了!”临走前,李宏烨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郭德纲』:“那我等着。”
节目播出后,李宏烨和陈钰一夜之间成了话题人物。
但是,大多数观众对他们的评价并不高。
很多人认为,这对夫妻狂妄自大,不懂尊重前辈,也不懂相声的精髓。
但李宏烨并不气馁。
他开始频繁地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郭德纲』的质疑和批评,试图用争议博眼球。
同时,他也在各种场合宣传自己的“公式相声”理论,声称要革新相声界。
为了证明自己,李宏烨决定举办“公式相声”专场演出。
他花重金租下剧场,广泛宣传,信心满满地等待观众的捧场。
然而,现实却给了李宏烨当头一棒。
演出当天,剧场里空荡荡的,来的观众寥寥无几。
李宏烨和陈钰在台上卖力地表演,台下却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
这场演出,几乎赔光了李宏烨的所有积蓄。
更让他受挫的是,有些观众专门来看他的笑话。
“什么公式相声,就是个笑话!”“还博士呢,连相声的门都没入!”
梦想与现实的残酷碰撞,让李宏烨第一次感到了茫然和彷徨。
他开始怀疑,自己这些年的努力,究竟有没有意义。
失意之际,李宏烨重新翻开了当年上大学时,师父送给他的一本相声理论书籍。
他这才恍然大悟: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核心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趣”。
而他的“公式相声”,虽然算是“有物有序”,但却缺少了情和趣。
李宏烨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作理念。
他重新学习相声理论,潜心钻研相声史料,向前辈请教经验。
他终于明白,相声不是简单的公式,而是需要用心去体悟的艺术。
此后的日子里,李宏烨不再盲目自信,而是脚踏实地地练功夫、写段子。
他的相声开始有了温度和深度,观众的反响也越来越好。
2022年,李宏烨重新登上了《相声有新人》的舞台。
这一次,他不再标榜什么“公式”,而是用扎实的功底和诚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
他顺利晋级,最终获得了三甲的好成绩。
赛后采访中,主持人问李宏烨:“你对&39公式相声&39怎么看?”
李宏烨笑了笑:“那是我年轻时的一场梦。
现在我明白了,相声不是公式,而是情和趣。
感谢『郭德纲』老师当年的提点,让我学会了做人要谦虚,做事要脚踏实地。
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六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博士生,曾经笃信“公式”的力量,妄图以一己之力革新相声界。
六年后,他放下了偏执和狂妄,终于明白,梦想照进现实,需要的是谦逊、勤奋和坚持。
李宏烨的故事,或许会成为一段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他的转变,他的成长,值得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深思。
无论你是科研工作者,还是文艺工作者;无论你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还是成名已久的大师,请记住:永远不要停止学习,永远不要放弃梦想。
因为只有在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中,梦想才能照进现实,才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