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遥远的救世主》,大家都会觉得毁容的芮小丹举枪自尽是最好的结局。
丁元英一句“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则是对她“该死”行为的最高褒奖。
但在读过多遍以后,却发现芮小丹也好,丁元英也好,在对待自S这件事上与他们所追求的强者文化属性是矛盾的。
强者不能有瑕疵吗?
强者有瑕疵就必须死吗?
01. 芮小丹着相了。
芮小丹和丁元英确立亲密关系后,第一次出去吃饭。
丁元英让她开那辆韩楚风送的宝马车。
芮小丹反问:“那种车是我能开的吗?”
丁元英说她着相了。
“着相”,是佛教的术语,意思是执迷于表象而偏离本质。
在丁元英眼里,宝马车、出租车,都不过是代步工具。
但在芮小丹眼里,那是财富、身份、阶层的标签。
虽然最后芮小丹犹豫着开出了宝马车,但还是引起了一段不愉快的讨论。
后来,按照丁元英教的方法芮小丹成功审叛王明阳后,她再次带丁元英吃饭。
这次,她提前到欧阳雪那里开自己的车。
欧阳雪说:“那辆宝马呢?”
芮小丹说:“那种车是我能开的吗?”
可见,丁元英说她“着相”并没有起作用。她还是坚持自己对着相的理解:任何事物都得有一个体现它性质的相,只要着对了就是不着相。她认为自己是对的。
这也就能够解释她最后为什么会自尽。
她对自己的容颜是“着相”的。
并且在这点上相当地自信,否则也不会第一次请丁元英吃饭就采取“献身”的方式。
这和她认为自己开宝马车不合适是一样的逻辑。
正是这种对容颜的“着相”,当她在和歹徒搏斗中被毁容时,第一反应就是:这种模样是我能见丁元英的吗?
她“着相”于自己的容貌,“着相”地认为丁元英爱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容貌。
02. 芮小丹有分别心。
她在和父亲讨论《天国之恋》时,谈到何为天国的女儿。
芮父认为“天国之女就应该是最美丽、最善良、最温柔的女子。”
而芮小丹则认为,“错!天国里有丑有恶吗?”
“道法自然,不具美丑善恶的属性,有美丑善恶分别的是人,不是天。天国之女是觉悟到天国境界的女人,是没有人的贪嗔痴的女人。”
既然天国以“万物为刍狗”,没有美和丑的概念,那芮小丹又为何那么在乎被毁容后的自己是否还能被丁元英接受呢?
她这么想,就说明,她还达不到天国的女儿的境界。
同样,在她心里的丁元英,也没有达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
03. 芮小丹还有贪嗔痴。
芮小丹承认自己“贪”。
有了美貌,有了警察的威风,住在普通人没有的别墅,每年有酒店分红,得到了高人丁元英的爱,却还要平等,还要天长地久。
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
她还“嗔”。
看到自己残疾了,毁容了。不像以前漂亮了,以后的生活也不可能按照设想的留学、和丁元英平等在一起生活那样了。
于是,彻底毁掉自己。这是一种“嗔”到极致的表现。
她还“痴”。
临死脑中出现的画面都是丁元英,其痴情自不用多言。
最后:
芮小丹是一位高人没错,但在丁元英面前,却着相、有分别心、有贪嗔痴,其根源还是不自信。
虽然丁元英一再说自己的境界不如芮小丹,可芮小丹自己内心却不这么认为。
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尽,最好的解释就是:她内心深处一直没有信心能和丁元英长相厮守下去,即使他们有了留学以及未来的规划。
与其最后无奈分手,不如现在自行了结。
既在丁元英眼里成全了自己“随性自在、不昧因果”的天国女儿形象,也让自己没了后半世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