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荧幕上最经典的"林黛玉",那双含情目里藏着说不尽的哀愁。1987版红楼梦播出后,『陈晓』旭三个字就和林黛玉紧紧绑在了一起。谁能想到,这位把林妹妹演活了的演员,会在事业巅峰时选择剃度出家,连上亿家产都抛在了身后。
说起『陈晓』旭,老观众都记得她演林黛玉的样子。那会儿选角时,导演王扶林一看她写的自荐信就拍板了——字里行间透着的灵气,活脱脱就是书里走出来的林妹妹。拍戏时她总爱一个人躲在角落看书,偶尔抬眼望过来的眼神,真叫人心尖儿都跟着颤。
可谁又能想到,戏外的『陈晓』旭完全不是柔弱模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她就和丈夫郝彤把广告公司做得风生水起,最火的时候,北京地铁里十个广告牌有八个是她家公司做的。那时候她开奔驰住别墅,是实打实的商界女强人。
转折发生在2001年。那会儿她刚结束第二段婚姻,白天在办公室雷厉风行,晚上回家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发呆。有次出差住酒店,她翻开床头柜里的金刚经,这一看就放不下了。后来她在采访里说:"就像在黑屋子里关久了,突然有人给你开了扇窗。"
2006年查出乳腺癌时,医生建议立即手术。『陈晓』旭却摆摆手,转头去了寺庙。第二年春天,她在长春百国兴隆寺落发,法号"妙真"。那天她跪在佛前,青丝一缕缕落下,围观的人都在抹眼泪,她自己倒笑得特别坦然。
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她住在寺庙的寮房里。每天清晨四点跟着师父们做早课,午后在院子里晒太阳读经书。有次老友来看她,带了她最爱吃的杏仁豆腐,她只尝了一小口就推开:"太甜了,齁得慌。"——这话听着,又像是林黛玉会说的。
最令人动容的是她临走前做的事:把两亿多财产全捐给了寺庙和慈善机构,只给老父亲留了套小房子;忍着病痛录完了讲述自己心路历程的纪录片;还把红楼梦剧组的老伙伴们都请来,大家围着她唱"葬花吟"。最后那天,护士看见她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了"放下"两个字,墨迹还没干透,人就走了。
现在想想,『陈晓』旭这辈子活得太像一场戏。年轻时把林黛玉演得出神入化,中年在商海浮沉,末了又像黛玉那样早早离去。但细品又不一样——黛玉是哭着走的,她是笑着走的。那些年她总说:"你们只当我演活了黛玉,却不知是黛玉早住进了我心里。"
现在庙里的师父们偶尔还会提起她:那个总把佛经摆得整整齐齐的妙真师父,那个疼得冒冷汗还要坚持打坐的倔强女子。听说她走后,有人在她住过的禅房里找到本笔记,最后一页写着:"戏演完了,灯该灭了。"可要我说啊,这盏灯,分明还在好些人心里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