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是一部跳出传统类型片框架的独特作品。它由郑保瑞执导、游乃海编剧,林家栋与杨乐文等演员联袂演绎,虽因尺度未能登陆内地银幕,却凭借对命运主题的深刻挖掘与奇幻悬疑的巧妙融合,成为柏林电影节的焦点之作,更斩获上映首日票房冠军,为观众带来一场关于宿命与反抗的深度思考,值得每一位热爱港片的观众细细品味。
影片的故事始于一场弥漫着不安气息的雨夜,连环凶杀案的阴影笼罩着城市,被称为“雨夜屠夫”的凶手专挑特定人群下手,制造出一系列血腥惨案。茶餐厅少东在送外卖时,因雨水打湿订单,阴差阳错闯入凶案现场。面对眼前的惨状,他没有丝毫恐惧,反而异常淡定地停留,甚至在凶手离开后做出怪异举动,这一行为背后,是他反社会人格的直接暴露。随着剧情推进,他过往杀猫、致使姐姐毁容的经历被逐渐揭开,这些黑暗过往如同烙印,印证着他内心对暴力的扭曲执念。
与此同时,另一条故事线中的美美姐,在遇害前曾试图寻找命理大师改命,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计划,最终未能逃脱死亡的厄运。当大师赶到时,只看到无法挽回的悲剧,以及在现场做出怪异行为的少东。大师为少东占卜后,算出他将因杀人面临二十年牢狱之灾。尽管少东性格冷漠,但对牢狱之灾的恐惧让他听从大师的建议,决定踏上逆天改命的道路。
从此,大师与少东的命运紧密相连,一场充满荒诞与未知的改命之旅就此展开。大师尝试了各种方法,从调整少东的居住环境、改变他的发型与着装,到迁坟、放生等更为复杂的仪式,每一次都精心策划,却又屡屡被意外打断。迁坟途中遭遇山路塌方,放生的鸟类被雷电击中身亡,这些看似巧合的“意外”,不断为改命之路增添阻碍,也让影片的宿命感愈发浓厚,同时穿插着黑色幽默的荒诞,让观众在唏嘘中感受到命运的无常。
在两人改命的过程中,老警察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曾见证过少东的恶劣行径,认定少东本性难移,迟早会再次犯下罪行,因此一直紧盯着少东,渴望将他绳之以法。少东、大师与老警察,三个命运轨迹截然不同的人,因这场命案产生交集,他们如同被卷入命运漩涡的浮萍,一边被无形的力量推着前行,一边又在各自的立场上奋力反抗。少东在善恶的边缘反复徘徊,大师执着地与天命对抗,老警察坚守着自己对正义的判断,三人之间的张力不断推动剧情发展,让故事充满看点。
《命案》最打动人心的,在于对命运主题的深度诠释。影片片名“命案”有着双重含义,既指代片中真实发生的凶杀案,也隐喻着大师为少东改命过程中的“生死博弈”。片中的人物仿佛都被一双无形的命运之手操控,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摆脱既定的轨迹。大师为美美姐和少东改命时的屡屡失败,那些看似偶然的意外,都像是命运在刻意捉弄,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但影片并未沉溺于宿命的绝望,而是在黑暗中埋下希望的种子。少东在大师的影响下,开始逐渐觉醒,从最初对暴力的痴迷,到后来在天台上喊出“想要做个好人”,他的转变印证了“万般皆是心,点点皆由人”的道理。这一转变打破了“天命难违”的桎梏,传递出“人定胜天”的信念——即便命运看似早已注定,人依然拥有选择的权利,这种对人性的肯定,为影片注入了温暖的力量。
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更是让影片的人物形象鲜活立体。林家栋饰演的命理大师,将角色的疯癫与执着刻画得入木三分。他表面上神神叨叨,行为怪异,实则内心藏着对命运的不甘,以及对拯救他人的强烈渴望。过往的经历让他陷入疯癫,却也让他更加坚定地帮助少东改命,林家栋通过细腻的表情与动作,将大师复杂的情感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角色疯癫外表下的深情与坚韧。
杨乐文则彻底打破了偶像团体出身的固有印象,成功塑造出少东这一复杂角色。他精准诠释出少东的阴鸷与变态,无论是面对凶案现场的冷漠,还是改命过程中的挣扎与动摇,都极具感染力。通过他的表演,观众能够感受到少东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看到这个“问题少年”在命运漩涡中的挣扎与转变,让人惊叹于他作为演员的潜力。
吴廷烨饰演的老警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将角色的固执与对正义的坚守演绎得恰到好处。面对少东,他始终保持着警惕,与大师和少东的对手戏充满张力,每一次交锋都推动着剧情走向高潮,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紧张感。
在叙事层面,《命案》巧妙地将悬疑元素与命运主题融合在一起。连环凶杀案的悬念贯穿始终,“雨夜屠夫”的真实身份、少东是否会真的走向杀人之路,这些疑问不断吸引着观众探寻真相。同时,影片在讲述少东改命的过程中,穿插回忆片段,逐步揭开他的成长经历,让观众理解他性格形成的根源,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也更具层次感。
当然,影片并非毫无瑕疵。为了强化“天命难违”的主题,部分情节对奇幻元素的依赖稍显过度,一些“天意弄人”的桥段设计略显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故事的逻辑性。此外,除了少东、大师与老警察这三个主要角色外,其他配角的刻画相对单薄,缺乏足够的背景铺垫与性格展现,使得故事的丰富度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