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父母爱情》时,好多人都为老丁的结发妻子王秀娥可惜——她最后因为难产没了,剧里安杰提起这事儿,总觉得是王秀娥自己太不当回事导致的。毕竟当初安杰生孩子,王秀娥来帮忙接生,连最基本的清洁都没做好,看着就特别随意。后来她自己生孩子,居然还想自己来,乍一看确实是“大意”惹的祸。
但真把剧情掰开了看就知道,王秀娥的死,远不止“自己不小心”这么简单,背后藏着好几层更让人心里发堵的原因。
先说说大家最直观的“大意”。王秀娥对生孩子这事儿,确实有点“经验主义”的糊涂。她在老家生头三个孩子,都是自己在家生的,没去过医院,也顺顺利利过来了。所以在她眼里,生孩子就跟家常便饭似的,没什么大不了。可她忘了,以前在家生,身边有婆婆、嫂子围着,就算出点小状况,有人搭把手、能应急;可这次生最后一个孩子,身边连个能喘气的人都没有——这才是最要命的。老丁后来赶回家时,人早就没了,想想都知道,王秀娥疼得不行的时候,连个递水、喊人的人都没有,再小的意外也能变成大悲剧。
但比她“大意”更伤人的,是老丁的“不负责任”。作为丈夫,妻子怀的是自己的孩子,预产期到没到,老丁心里门儿清。可他偏偏在最该守着的时候没在身边。就算老丁不懂接生,哪怕他在旁边能帮着喊个医生、找个邻居,也不至于让王秀娥落得孤立无援的地步。
其实老丁对王秀娥,打从根儿上就没上心过。剧里明里暗里都提过,老丁打心底里嫌弃王秀娥——没文化、说话直愣愣的,跟他心里想的“文化人妻子”差了十万八千里。要不是当年父母催着、媒妁之言压着,他根本不会娶王秀娥。结婚后,他更是把王秀娥当“免费保姆”用:洗衣做饭、带三个孩子,全是王秀娥的活儿,他自己倒落得清闲,天天琢磨着怎么跟有文化的人打交道。对妻子没感情,对她怀孩子、生孩子的事儿,自然也就不上心。说白了,王秀娥的生死,在他心里压根没占多少分量。
还有个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当时那个乱糟糟的环境,把王秀娥逼到了“孤立无援”的绝路。那会儿老丁正被“清算”,处境跟后来的欧阳懿、丛校长一样,自身都难保,哪还有精力顾着家里?王秀娥只能挤在学校宿舍里,连个安稳的待产环境都没有。更别说当时医院、诊所也乱成一锅粥,就算王秀娥想找医生,都未必找得到人。这种时候,她除了自己硬扛,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所以说,王秀娥的死,真不是“大意”两个字就能概括的。她自己的糊涂是一点,但更多的是被丈夫的冷漠、被时代的混乱给“逼”死的。一个女人,怀着孩子,没人疼、没人管,连求助的地方都没有,最后走得这么惨,想想都让人觉得心酸。
再回头看《父母爱情》,以前总觉得老丁后来找吴医助、江德华,是在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可一想到王秀娥,就觉得老丁这一辈子,在对结发妻子这件事上,终究是欠了太多。而王秀娥的悲剧,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年代里,多少普通女人在婚姻里的委屈和无助——她们把日子过成了“家常便饭”,却忘了自己的生死,在别人眼里,或许也只是“家常便饭”里的一粒米,轻得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