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一场关于科幻电影创意、电影科技发展史的对话在第二届北纬30°科幻电影周展开。
作为本届科幻电影周配套活动之一,本届科幻电影创作大师班活动走进宁波财经学院象山影视学院,国际科幻电影大师亚历克斯·普罗亚斯与中国科幻电影重要推动者王红卫相聚于此,围绕科幻电影创意与电影科技发展史展开对谈。
大师班的序幕由一场学术放映开启,放映影片是1996年上映的经典科幻电影《移魂都市》。这部电影由澳大利亚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执导,卢夫斯·塞维尔、威廉·赫特、基弗·萨瑟兰、詹妮弗·康纳利等实力派演员联袂主演。
影片以其独特的世界观和深刻的主题,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被永夜笼罩的都市中的故事。主角🎭️约翰·默多在旅馆浴缸中醒来,记忆全无,却发现自己身陷谜案、追杀与神秘电话的重重迷局之中。他踏上了一段追寻自我与真相的旅程,而随着一层层诡异面纱的揭开,整个黑暗世界的惊人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影片放映结束后,亚历克斯·普罗亚斯与王红卫围绕创作灵感、视觉表达与哲学思考等话题展开讨论,并聚焦《移魂都市》这部经典作品,探讨其对科幻电影领域深远影响。
亚历克斯·普罗亚斯凭借《乌鸦》《移魂都市》和《我,『机器人』️》等影片中独特的视觉风格与深邃的哲学主题,被誉为当代影坛最具远见卓识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培育了深厚的粉丝群体,更被视为《黑客帝国》等科幻经典的重要先驱,以一系列融合文化深度与商业成就的电影作品在国际影坛建立起独特的作者地位。
而作为本次活动对谈人的王红卫,其身份同样耀眼。他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著名监制、编剧。多年来,他担任众多电影节奖项评审和电影创投的组织工作,在电影教育、社会活动和创作一线均有建树,倡导市场和艺术并重,积极开拓电影创新领域,是诸多成功青年导演的幕后推手。
王红卫与大家分享,早在多年前,他就观看过这部风格暗黑的“小众”电影作品。在本届科幻电影周上,这部作品成了重磅佳作之一,也是检验是否是“骨灰级科幻粉”的试金石。
他以片中反复出现的“梦境”概念为开篇,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 作为电影创作者,应该是会做梦,且擅长记录梦境的人,并可以在梦境中不断汲取灵感。”
亚历克斯对此表示认同。他分享了《移魂都市》的创作灵感,指出这部电影受到自己梦境的启发,而科幻文学是他汲取灵感的土壤。
亚历克斯说到:“在获取梦境的片段之后,开始了为期数年的创作。最开始很受挫,没有人愿意投资。直到《乌鸦》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更多的投资方找上来,表示愿意无条件投资我的作品时,我才把这部珍藏多年的剧本拿了出来。”
在谈及创作过程时,亚历克斯分享《移魂都市》的拍摄绝大多数是采用影棚内实拍的方式完成。这部影片也成为在虚拟拍摄技术诞生前夕的科幻作品之一。他分享到,从《移魂都市》的实拍到《我,『机器人』️》的虚拟拍摄,电影科技已经发生了长足的进步,虚拟拍摄概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后续的制作中。他指出,无论采用哪种拍摄技术,电影制作技术对创作的影响是关于构建世界的,这也是他喜欢在电影中做的事情:“我的所有电影都是关于构建世界的,无论使用哪种科技。”
王红卫指出,《移魂都市》中提出的概念深深地影响好莱坞后续作品,比如相同的故事设定出现在了随后的多部电影作品中。亚历克斯对《移魂都市》对后世科幻电影的影响表示认可,但也强调了电影创作的相互借鉴。他提到自己的作品对其他电影产生了影响,但同时他也从其他作品中汲取灵感。 他同时指出,尤其是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影创作者作为艺术家,要保持原创的头脑,同时保持对原创的尊重和敬畏。
谈及AI辅助创作,王红卫认为:从摄影棚到虚拟拍摄,如今的中国电影工业拥有全世界最多的LED摄影棚,AI技术也深刻嵌入电影制作流程。 但是在制作技术为制作过程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创意产生一定影响,电影生产会变得缺乏思考,这是业内需要警惕的。
本次活动最后在掌声中结束。科幻光影魅力无限,两位深耕于电影行业多年的业内大咖真诚且充满力量的分享,为本届北纬30°科幻电影周科幻大师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