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战狼"『吴京』,现在却成了舆论的靶子,这戏剧性的转变令人不停感慨:人设这把双刃剑,捧得越高往往摔得越惨。
八年前战狼2横空出世时,『吴京』塑造的冷锋形象确实击中了时代的脉搏。那个在银幕上开坦克漂移、单挑雇佣兵的硬汉,完美契合了当时社会对"真男人"的想象。票房数字节节攀升的背后,是观众对"不服就干"这种直来直去英雄主义的集体追捧。那时的『吴京』,俨然成了全民偶像,走到哪里都是鲜花掌声。
但时移世易,最近两年『吴京』的公众形象却急转直下。那些曾经被热血滤镜美化过的言论,现在被重新翻检出来,在当下的舆论场里显得格格不入。比如他当年那段著名的"坦克宣言"——"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让坦克轧过,你轧过吗?"一连串咄咄逼人的反问,现在听来只剩下一股子自我陶醉的味道。更令人尴尬的是他对女性♀️观众的那番解读,说什么"中国女性♀️就盼着被强者征服",这种充满大男子主义的论调,在强调性别平等的今天,简直像出土文物一样不合时宜。
对比好莱坞常青树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蜕变,就能看出『吴京』的局限。伊斯特伍德年轻时也是以硬汉形象著称,但他在不可饶恕中塑造的退休杀手,展现的是一个会反思、懂克制的成熟男性♂️形象。这个角色骑不稳马背、为往事忏悔,却比年轻时的牛仔角色更有深度。反观『吴京』,似乎还停留在"真男人就要拳头说话"的简单逻辑里,这种单薄的男性♂️形象,已经跟不上观众日益成熟的审美需求。
当下受欢迎的男性♂️形象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看看白客、雷佳音这些演员塑造的角色:他们可能不够"爷们儿",会认怂、会示弱,但正是这种"接地气"的特质赢得了观众好感。现代人更看重的是相处时的舒适度,而不是表面的强硬。一个整天把"我最牛"挂在嘴边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最令人敬而远之的。
『吴京』遭遇的群嘲,本质上是时代价值观变迁的缩影。观众不再满足于脸谱化的英雄,开始追求更有层次、更真实的人物塑造。如果『吴京』及时调整戏路,为他的"硬汉"形象注入更多人性化的细节,或许还能赢得观众谅解。但若继续固守过时的男性♂️叙事,等待他的恐怕不只是关于"坦克后视镜"的调侃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的审美趣味每天都在进化。前段时间的票房保证可能变成今天的吐槽对象,这提醒所有创作者:人设可以一时吸睛,但唯有与时俱进的真功夫,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