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电影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繁荣。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多部好莱坞恐怖片,《死神来了:血脉诅咒》虽经删减并延期上映,仍有望突破2亿票房大关。与去年仅有《异形:夺命舰》一枝独秀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今年《小鹿斑比:清算》《同甘共苦》《梅根2.0》等作品接连上映,呈现井喷之势。
这一现象源于好莱坞恐怖片产量的激增。北美市场几乎每周都有新恐怖片上映,华纳兄弟凭借《招魂4:终章》创下1.94亿美元💵全球首映纪录,远超同类影片。环球影业今年29部新片中,恐怖片占比达四分之一,标志着主流制片厂对这一类型片的重新评估。
中小制片公司始终深耕恐怖片领域。A24的《遗传厄运》和Neon的《长腿》等作品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低成本高回报的特性使恐怖片成为投资热点,《电锯惊魂》以120万美元💵成本收获1亿美元💵票房,《女巫布莱尔》更以6万美元💵投资获得2.5亿回报。
影院运营策略也随市场需求调整。AMC院线推出1"AMCSlashPass1"套餐,迎合Z世代观众对影院恐怖体验的偏好。在后疫情时代,恐怖片成为少数能吸引观众重返影院的类型,其沉浸式体验难以被小屏幕替代。
行业转型助推恐怖片崛起。面对高成本大制作的风险,制片方转向投资回报更稳定的恐怖片。布伦屋制片公司创始人指出,恐怖片无需依赖大牌『明星』️或昂贵特效,其国际市场的普适性也优于受文化差异限制的喜剧片。
社会思潮为恐怖片注入深层内涵。在政治分裂的背景下,创作者通过恐怖片隐喻社会议题,《逃出绝命镇》探讨种族问题,《某种物质》关注女性♀️困境,使影片兼具娱乐性和思想性。
然而过度开发已显现隐忧。续集泛滥导致创意匮乏,《招魂4》虽票房亮眼但口碑下滑。布伦屋今年多部作品表现不佳,《梅根2.0》投资回报率显著低于前作。行业人士警告⚠️,若继续透支IP价值,恐怖片可能重蹈超级英雄电影由盛转衰的覆辙。
当前好莱坞对恐怖片的依赖实为双刃剑。短期虽缓解行业压力,但缺乏创新的量产模式终将难以为继。恐怖片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质量提升和创意突破的基础上,否则暂时的繁荣终将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