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演员演什么像什么?明明只是演戏,却让人觉得真实得不行。其实,这不是天赋,而是方法。
刘天池,这位从演员到导演再到表演指导的传奇人物,在成都的一次电影工坊上,分享了她对表演艺术🎭️的理解。她说:‘表演不是‘装情绪’,是‘长情绪’。’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个关于真实与信念的秘密。
很多导演在选角时,只看照片、看流量,却忽略了演员是否能真正进入角色。刘天池说,好的演员不是靠技巧,而是靠‘动物性’和‘真实感’。这种原始的气质,才是角色成长的根基。
她在《金陵十三钗》中,让小演员想象自己是暴风雨里枯树上的小燕子。练习后,再拍她们站在教堂顶楼的戏,不用教,她们就自然流露出害怕的情感。
选角不是选模特,而是找一颗能让角色发芽的种子。演员不是来‘演’的,而是来‘活’的。他们必须有真实的体验,才能让观众相信故事。
剧本围读阶段,很多导演急于让演员哭,结果反而让演员陷入情绪陷阱。刘天池提醒大家:第一次围读要‘去情感化’,先把故事的骨架搭起来,再慢慢引导情绪自然流露。
她还提到,片场别当‘监视器钉子户’,真正的导演应该离开监视器,和演员面对面交流。只有当你真正相信你的故事,演员才会被你感染。
遇到不合适的演员怎么办?刘天池说:‘导演是船长,不能弃船。’你可以用剪辑、编剧、团队合作来调整。关键是你得先相信自己的故事,才能打动别人。
好故事自带吸引力,只要打磨扎实,就能吸引到愿意一起拼的人。陆川拍《寻枪》,姜文因为被故事打动才出演;郭帆拍《流浪地球》,『吴京』也被故事吸引。
刘天池强调,影视创作的核心是‘真’和‘人’。故事要有灵魂,创作要懂人心。无论选角、导戏还是剪辑,都要以‘人’为中心。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影视实现梦想,但缺资源、缺经验、缺机会。刘天池建议:‘把故事打磨好,把它送到对的人手里。’只要你足够坚定,就会有人陪你一起走。
制片工坊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为青年电影人提供全流程支持,从剧本到落地,帮助他们把创意变成现实。
如果你也热爱电影,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不妨关注这些扶持计划,也许下一个爆款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那种‘演得太假’的演员?你是怎么看待表演这件事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