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舌] 一场号称“致敬自然”的艺术盛典,竟在喜马拉雅高原上演了一场生态灾难!
当央视镜头无情揭露蔡国强与始祖鸟的环保谎言,满地狼藉与触目惊心的污染瞬间撕碎了所有美好承诺。
这场艺术背后的“惨痛代价”谁来负责?道歉只是无奈之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空喊的环保口号当日本富士山和法国圣维克多山相继拒绝了蔡国强的“升龙”烟花,理由是“不可预估的环境危害”时,喜马拉雅高原却成了这场争议艺术的落脚点,一场被国际环保标准两次亮红灯的活动,最终在脆弱的高原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疤。
这场活动从宣传之初,就披着一件光鲜亮丽的“环保”外衣,蔡国强团队和始祖鸟反复强调,他们使用的烟花材料是环保的、可降解的,他们还信誓旦旦地承诺,活动结束后会把现场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在燃放前会先引导当地的动物们暂时离开。
正是凭借这一套听起来天衣无缝的“绿色”说辞,这个项目获得了当地的批准,甚至巧妙地绕过了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听起来,这似乎是一场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典范。
然而,这套话术并非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它在国际社会的预警面前早已漏洞百出,这个宏大的艺术创作并非首次提出,它的第一个目标是日本的富士山,但申请很快就被拒绝了。
日本方面的理由具体而严肃:他们担心烟花爆破可能会干扰沉寂的火山灰,甚至有激活地震裂缝的风险,更不用说加剧花粉污染和影响珍稀动物朱鹮的繁殖了,这些潜在的破坏性,是基于科学评估的共识,绝非杞人忧天。
被日本拒绝后,团队又将目光投向了法国的圣维克多山,结果是再次被拒,法国给出的理由同样直接:项目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可预估的危害。
两次被世界公认的环保标准严格的国家拒绝,已经发出了足够强烈的警告⚠️,但令人费解的是,组织方并没有因此反思,反而将这面“致敬自然”的大旗,插向了生态系统更为脆弱、海拔高达四五千米的喜马拉雅高原。
这里的植被稀疏,冰川地貌敏感,任何一点扰动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在明知巨大风险的前提下,依然选择在此地进行,这与其声称的环保理念背道而驰。
山川无言的伤疤
无论前期的公关辞令多么动人,事后现场的真实景象,才是对“致敬自然”这个核心概念最直接、最无情的讽刺,央视记者的镜头抵达现场时,所有美好的承诺瞬间化为泡影。
镜头之下,没有任何清理过的痕迹,只有满目疮痍,所谓的“『环保材料』”,最终以最原始、最丑陋的垃圾形态,散落在圣洁的高原上,印着“天降彩龙”字样的烟花筒、破烂的编织袋、纠缠的电线和塑料桶,构成了一幅巨大的现代工业垃圾图。
更可怕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伤害。用于引燃烟花的紫铜等重金属导线被随意丢弃,这些物质极难自然降解,一旦渗透进脆弱的冻土层,就可能对下游的水源造成长久的污染。
活动选址的轻率程度同样令人震惊,燃放点距离最近的水体,仅仅几十米,距离最近的冰川,也只有短短几公里,这不是简单的疏忽,而是将整个脆弱的生态链置于极大的风险之中,是对生态环境的极大漠视。
除了化学污染,还有物理上的永久创伤,为了固定那总计1050盆的烟花,施工人员在原本完整的山体上,凿出了无数个洞口,再埋入钢筋进行悬挂,这些洞口,如同山体上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永远留在了那里。
附近的草地,也因为施工被反复踩踏,变得一片狼藉,而最令人心酸的一幕,是承诺与现实的最大反差,说好的专业团队清理呢却根本不见踪影。
最终收拾这个烂摊子的,是当地的村民们,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用最原始的方式搬运着这些本不该属于这里的垃圾,这一幕,彻底击碎了主办方“负责任”的形象。
道歉比烟花还虚
当现场的真相通过镜头传遍网络,舆论的怒火被彻底点燃,危机面前,蔡国强和始祖鸟的应对,非但没能平息风波,反而因其迟缓、矛盾和双重标准,让自己陷入了更深的信用危机。
事件发酵了整整一天后,蔡国强工作室才发布了一份姗姗来迟的道歉声明,承诺会配合调查并进行补救,这种滞后的反应,完全没有诚意,双方的道歉,明显只有口头的承诺。
始祖鸟的公关操作则更具争议性,堪称“双面人”的典范,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它的道歉声明措辞恳切,反复强调品牌“敬畏自然”的理念,试图挽回中国消费者的心。
然而,在国际『社交平台』上,它的声明却换了一副面孔,声称这次活动“与品牌的期望不符”,这番话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在巧妙地“甩锅”,暗示责任主要在艺术家一方,试图撇清自己的关系。
公众不是傻子,市场更不会说谎,这种玩弄文字游戏的公关手段,等来的是市场的严厉审判,公众的质疑、批评和举报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最终直接反映在了资本市场上,始祖鸟的母公司安踏,股价应声大跌,希望这记响亮的耳光能彻底打醒他们!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