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在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史诗巨作《末代皇帝》中的出色表现,尊龙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这部荣获1988年第六十届奥斯卡九项大奖的影片,让这位华裔演员的国际知名度迅速攀升,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电影邀约。在1988至1991年间,他先后出演了《辉煌时代》《龙在中国》以及《上海1920》等多部作品。1990年,美国《人物》杂志将其评选为全球五十位最美人物之一,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明星』️地位。
令人意外的是,同年七月,尊龙在日本推出了首张英文专辑《Coming to My Own》,由华纳唱片发行。这张汇聚日英美三国音乐人的作品,由日本著名作曲家井上鉴担纲制作,融合电子、另类摇滚与成人摇滚等多种元素,展现出前卫而成熟的音乐风格。专辑中,尊龙展现了令人惊艳的声乐表现力,其音域在清亮高音与浑厚低音间自如转换,呈现出兼具刚柔特质的独特声线,恰如其银幕形象般充满神秘魅力。
音乐评论界对这张专辑反应各异。欧美乐评人指出,作品在传统摇滚框架中融入了东方审美趣味,但认为尊龙极具辨识度的中性声线虽营造出独特氛围,却偶显张力不足。亚洲乐评界初闻此讯时多持怀疑态度,而日本观众则表现出极大热情,这种接受度的差异与当地文化语境密切相关。日本评论家更关注作品的艺术价值,称赞其延续了尊龙银幕形象的贵族气质,认为井上鉴的编曲成功放大了演唱中的戏剧张力。
专辑收录的九首作品中,五首出自尊龙本人创作。其中由英国音乐人汤姆·威特创作的《Shiver Me Timbers》以简约优美的旋律著称,钢琴与弦乐的编配巧妙衬托了演唱者的声线特点。尽管在技术层面存在局限,但精良的制作仍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华纳制作人坦言,这张专辑更侧重艺术形象的塑造而非纯粹的音乐成就,体现了唱片工业的商业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尊龙虽非科班出身,但其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使其对流行音乐有着敏锐感知。专辑中某些作品已展现出对西方音乐形式的准确把握,虽在神韵传达上尚有提升空间。整体而言,这张在东京录制、英国混音的作品制作精良,电子音效的运用与演唱风格相得益彰,部分编曲虽有生涩之处,但仍不失为一张具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
《末代皇帝》中那段著名独白或许预示了尊龙对音乐表达的向往。该片配乐师坂本龙一的影响在专辑某些作品中隐约可辨。此外,尊龙早年的京剧训练虽未直接体现在音乐风格中,却赋予其演唱独特的韵律感。在日本偶像工业体系成熟的背景下,这张专辑展现了尊龙拓展国际市场的野心,尽管其在媒体前展现的自信姿态曾引发争议,但无可否认他是当时少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华裔艺人。
多年后,有乐评指出,这张专辑作为尊龙艺术生涯的重要注脚,其历史价值已超越音乐本身。1997年,尊龙签约福茂唱片推出国语专辑《音乐尊龙》,虽倾注心血却未获市场认可,再次印证了演艺跨界面临的挑战。在流行音乐领域,艺人形象与作品质量同样重要,而尊龙兼具创作能力与表演才华的特质,使其在跨界尝试中仍留下了独特的艺术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