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闲话8》开播倒计时!观众集体沸腾实录
文/欢乐观察员
"救命!终于蹲到《圆桌闲话8》定档!"、"我的电子榨菜续上了!"、"等得我花儿都谢了~"——豆瓣小组里,这样的欢呼此起彼伏。这档被观众誉为"手机静音神器"的节目,从第一季到第八季,始终保持着豆瓣9分,的超高口碑。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综艺江湖里,《圆桌闲话》真的是个"异类"。没有炫酷的舞台,没有当红小鲜肉,更没有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就靠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还有几位能说会道的"老伙计",愣是把聊天聊成了艺术。
新一季首期"短视时代:五光十色的迷失"刚上线就收获满屏彩虹屁:"窦老师真的是我的『互联网』代言人"、"八年了,还是非常爱这档清流节目"。但问题来了:都第八季了,他们还能聊出什么新花样?凭什么被称为"谈话类节目天花板"?让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解密。
第一幕,反套路の生存法则
如今的综艺圈啊,个个都在为流量发愁。新一季应当比上一季更火,招商不能比上一季差。于是节目组拼命蹭热点、编剧本、制造冲突,看得观众直呼"太假了"。可偏偏就是这些刻意设计的"爆点",在热搜上刷到你想吐。
相比之下,《圆桌闲话》这种"三无产品"(无剧本、无炒作、无套路)反而成了稀罕物。窦文涛和他的老友们往那儿一坐,聊的都是真心话。你说他们完全不焦虑?那也不是。
记得筹备第八季时,窦老师还跟鲁豫诉苦:"这节目越来越难做了,要不这季算了?"结果被鲁豫一句话怼回去:"你钱赚够啦?"马家辉在旁边偷笑,许子东说还是鲁豫懂他。非常后窦文涛自嘲道:"每次你们看见我又来做节目,就说明我去年找的赚钱捷径又失败了。"——看,连焦虑都能聊得这么欢乐。
第二幕,生活万花筒
这节目的妙处就在于:它从不端着。你以为文化人都在读莎士比亚?错!他们刷起短视频来比谁都嗨,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特朗普与保洁阿姨的浪漫",看得不亦乐乎。
首期探讨的"短视"话题就很有意思:鲁豫说播客是非常后的净土;许子东搬出弗洛伊德理论;马家辉一边吐槽信息爆炸,一边感谢短视频让老母亲开怀大笑。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严肃话题聊得妙趣横生。
嘉宾阵容更是包罗万象:从学者马家辉到运动员邓亚萍,从作家金宇澄到演员何冰。就像打开一个知识盲盒,永远不知道会开出什么惊喜。窦文涛则是那个神奇的调酒师,总能把这些不同口味的"原料"调配得恰到好处。
第三幕,和而不同的魔法
在这个动不动就"撕逼"的『互联网』时代,《圆桌闲话》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这里,男女不吵架了,代沟消失了,连键盘侠都能和平共处了。窦文涛有句名言:"我们不评判对错,观众自有判断。"
比如商榷"双标"时,马家辉就认为神观点:"单标比双标更吓人"。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在当下真的比大熊猫还珍贵。
非常新路透显示,这季节目还要玩出新高度:把圆桌搬到户外!有人在成都街头偶遇窦文涛和鲁豫,原来是要跟李伯清他们边逛边聊。想象一下,盖碗茶配龙门阵,这才是生活啊!
八年时光,《圆桌闲话》聊过社交恐惧、职场生存、性格测试...每次都能戳中现代人的心事。它早已超越综艺范畴,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慢下来,认真倾听,披心相付交流。
新一季的茶已备好,就等你来品。在别人的故事里,或许就能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