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父母都是影视演员,这样的家庭环境自然而然地让她从小就对影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小年纪的东方闻樱,对电影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不管是公映的电影还是内部参考片,她都一定要去看。即便被工作人员拒绝入场,她也会软磨硬泡,坚持不走。
这份执着,仿佛预示着她未来的不平凡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东方闻樱的艺术天分逐渐显现。15岁那年,凭借出众的外貌和表演才能,她成功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
这个机会让她正式踏上了表演之路,为她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毕业后,东方闻樱被分配到武汉儿童艺术剧院做演员,开始了她的专业表演生涯。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出人意料地转动。在参演峨眉电影制片厂的一部电影时,东方闻樱结识了后来饰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
当时的欧阳奋强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因为长着一张娃娃脸,很少有适合他的角色。在一次闲聊中,郁闷的欧阳奋强对东方闻樱说:&34做不成演员,我以后要当编剧。
&34然而,东方闻樱的回答却让欧阳奋强大吃一惊。这个年仅20岁的姑娘,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事业的渴望,她坚定地说:&34编剧和演员都很被动,我要当导演。
&34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东方闻樱的雄心壮志,也让欧阳奋强意识到这个女孩的与众不同。为了实现导演梦,东方闻樱开始了艰苦的学习之路。
她有幸成为了表演艺术🎭️家白栻本的爱徒。白老师对她要求严格:每天要么写40个小品,要么讲40个故事,而且必须是精品。
面对这样的高标准,东方闻樱并未退缩。她每天关门谢客,埋头苦读创作,有时候连做梦都在构思小品。即便是和朋友出门看电影,东方闻樱也不是单纯地娱乐。
她会仔细分析电影的布景、构图、台词和拍摄手法带来的心理反差,并能头头是道地讲解。这种专业的态度和深入的思考,让她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当其他20岁的女孩还沉浸在风花雪月中时,东方闻樱已经踌躇满志,对人生充满了期待。她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眼前,而是望向更远的未来。
这份执着和努力,为她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也让她在即将到来的红楼梦拍摄机会中,展现出了不同凡响的才华和魅力。
1982年,命运给东方闻樱带来了一个意外的转折。中央电视台开始筹拍大型电视剧红楼梦,导演王扶林四处招揽人才。
在朋友的推荐下,王扶林看中了摄影技术高超的李耀宗,并亲自登门邀请。这个邀请本是一件好事,但李耀宗却犹豫了。
原来,拍摄红楼梦需要在北京工作三年,而李耀宗的女朋友——也就是东方闻樱——在湖北。作为30岁的大龄未婚男青年,他实在不想和女友两地分居。
为了打消李耀宗的顾虑,王扶林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对李耀宗说:&34你们一起来,一个做摄影,一个做场记。但是等电视剧拍完了才能结婚。
&34王导的诚意打动了李耀宗,他兴冲冲地去找东方闻樱商量。然而,对于一心想当导演的东方闻樱来说,这个提议并不吸引人。
当李耀宗告诉她要带她去红楼剧组做场记时,东方闻樱显得很犹豫。她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34我对红楼梦没有研究,对场记也不感兴趣。
&34她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似乎红楼梦这部作品与她的人生规划相去甚远。就在东方闻樱陷入纠结时,她的恩师白栻本给了她一个意想不到的建议。
她对爱徒说:&34不想做场记,你可以争取演探春,你是最适合探春的人选。
&34这个建议让东方闻樱陷入了沉思。她原本想要摆脱演员的身份,追求导演梦,现在却要重新回到演员的轨道上?东方闻樱的眉头微皱,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就在这时,老师的一句话打动了她:&34红楼梦这个戏是一定要演的,跟着王扶林导演,你能学到很多东西。&34这句话仿佛一道闪电,照亮了东方闻樱内心的迷茫。
她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对红楼梦不感兴趣,但为了学习,为了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东方闻樱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她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也有对学习新知识的期待。就这样,东方闻樱带着复杂的心情,收拾行李跟着李耀宗来到了红楼剧组。
尽管她对红楼梦这部作品兴趣寥寥,但她决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个意外的机会。这个决定,成为了东方闻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她原本不感兴趣的角色,将会成为她演艺生涯中最闪耀的一颗『明星』️。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将为她日后的导演梦想铺平道路,让她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进入剧组后,东方闻樱的独特气质很快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不同于其他女孩子的娇柔做派,她见过世面,志向远大。在剧组里,她偏爱和男孩子待在一起,认为只有男人才有事业心,而女子往往将更多时间花在『妆容』、爱情和家庭上。
为了培养自己的男子气概,东方闻樱经常练武术,把『李小龙』的影片都看了个遍。她的努力不仅影响了自己,还成功吸引『陈晓』旭跟她一起练武。
有趣的是,东方闻樱练得英姿飒爽,而柔弱的『陈晓』旭却把武术练成了舞蹈。一天清晨,在晨跑后的休息时间,其他女孩子都在一起说说笑笑,只有东方闻樱在一旁认真地挥拳踢腿。
她的动作干脆利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这一幕恰好被导演王扶林看到,他仿佛看到了探春的影子。&34你来试试探春的装扮。
&34王导的这句话,让东方闻樱有些意外。当化好妆的东方闻樱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探春特有的英气和机敏,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大家闺秀的气质,又带着一丝不同于其他姐妹的果敢。
&34有趣的是,尽管被选中饰演探春,东方闻樱心里却对另一个角色更感兴趣。
在认真阅读原著后,她反而对&34宝玉&34这个角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经常模仿宝玉的姿态说话做事,甚至因为模仿得惟妙惟肖,在剧组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宝玉扮演者时,王扶林让她暂时反串宝玉和『陈晓』旭等人搭戏。
然而,王导始终坚持贾宝玉不应该用女演员,东方闻樱也从未提及想演宝玉的想法。随着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东方闻樱逐渐被探春这个角色吸引。
她开始认真研读原著,深入探讨探春的性格特点。在片场,她的表现越来越出色。她把探春的干练、胆识和男儿气概表现得恰到好处,又不失女子的细腻。
特别是在&34远嫁&34那场戏中,东方闻樱的演技达到了巅峰。她的一步三回头,步步带血泪,将远嫁女子的无奈、心酸和苦楚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那声带着哽咽的&34娘&34,不仅化解了之前的所有矛盾,也展现了母女连心的深厚感情。导演王扶林看后赞叹不已:&34起初我还担心,她不是专业演员演不好,这次一块石头落地了。
&34东方闻樱的表现,不仅打消了导演的顾虑,也让她自己对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情。除了精湛的演技,东方闻樱在剧组中还展现出了其他才能。
因为&34探春&34的戏份比较少,拍完自己的戏后,她常常站在导演旁边,琢磨角色,还会站在导演的角度,给演员善意的提醒。
她还经常帮助其他演员,比如在『陈晓』旭难以进入状态时,东方闻樱会给她一些指点,私下里还扮成宝玉的样子与她搭戏,帮助『陈晓』旭慢慢进入角色。
从最初的不感兴趣,到后来的入木三分,东方闻樱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诠释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探春形象。这个意外得来的角色,不仅成为了她演艺生涯中最闪耀的『明星』️,也为她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红楼梦拍摄的深入,东方闻樱展现出了超越演员身份的才能。
每当没有自己的戏份时,她都会留在片场,仔细观察导演的工作方式,并主动帮忙。在拍摄秦可卿出殡那场戏时,导演需要站在高台上协调全局。
然而,年事已高的王扶林不方便爬高,东方闻樱就主动请缨,站在高台上面,纵览全局,指挥若定。她的表现让王扶林连连称赞。
东方闻樱还很喜欢和人探讨影视创作的问题。当其他演员拍完戏都躲着导演出去玩时,她总是向王扶林请教各种问题,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久而久之,她的导演才能逐渐被王扶林发现。在红楼梦拍摄进入尾声时,王扶林将几场重要的戏份交给了东方闻樱执导,包括&34刘姥姥三进荣国府&34、&34凤姐之死&34和&34宝玉出走&34。
面对这个机会,东方闻樱既兴奋又感到压力巨大。她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剧本,设计各种表现手法,经常看着剧本出神。
在拍摄&34宝玉出走&34这场戏时,东方闻樱选择了在黄昏的雪地里拍摄,以烘托人物内心的沉重。她对演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反复强调步伐要由快变慢,内心的情绪要体现在动作上。
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雪原上,欧阳奋强衣着单薄地走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走到山峁上,才等来一声&34停&34。尽管有时候她的严格要求让演员感到吃力,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却令人印象深刻。
东方闻樱认为,只有走到山峁的位置,这个由山下到山上,画面的起伏感,才能令人感叹人生的起伏不定、百转千回。通过在红楼梦剧组的学习和实践,东方闻樱从一个对红楼梦不感兴趣的新人,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和有潜力的导演。
红楼梦的拍摄经历,对东方闻樱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最初对红楼梦不感兴趣,到后来完美诠释探春这个角色,再到尝试导演工作,东方闻樱的成长轨迹仿佛印证了探春的那句话:&34但凡我若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34虽然东方闻樱不是男子,但她依然实现了自己的事业抱负。在红楼梦之后,她的志向从导演转向了『制片人』。在她看来,导演更像是一个技术活,而做『制片人』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更具挑战性。
东方闻樱后来担任了女子监狱、省委书记、戈壁母亲、走过斑马线等数十部优秀影视作品的『制片人』,其作品多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可谓成绩斐然。
在感情生活方面,东方闻樱经历了波折。她与李耀宗的感情最终没能长久。后来,她遇到了第二任丈夫庞好,一位年轻有为的导演。
然而,这段婚姻也以离婚告终。但这些经历并没有影响东方闻樱对事业的追求。东方闻樱的经历,某种程度上映射了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
正如书中所说:&34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3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贡献价值。
从不感兴趣到全身心投入,从演员到导演再到『制片人』,东方闻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际遇往往难以预料,但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就有可能在意外中收获惊喜,在曲折中实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