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荧幕上那个一身正气、台词铿锵的硬汉,如今走起路来,背都直不起来了。
55岁的张嘉益,刚凭《装台》《山海情》收获口碑和掌声,又要携新剧《主角🎭️》回归。
看似风光无比,实则在病痛的折磨下,他每天都像在刀尖上行走。
这种病叫“强直性脊柱炎”,俗称“不死癌症”。
不会立刻要命,但会像毒虫一样,日夜啃噬骨头,令他走路艰难,腰背僵硬,整个人像提前老去。
即便身家上亿,拍过无数爆款,他也换不来一个健康的身体。
一、从“小童”到“嘉益”,出身平凡,起点不低
1970年,他出生在西安的普通人家。家里孩子多,他排在中间,性格显得内敛。
父母没什么文艺细胞,他从小也不懂唱歌跳舞,只在体校练过摔跤,想过做运动员。
17岁那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考电影学院。
谁知歪打正着,不仅考上了,还同时收到了两所名校的通知书。他选了北京电影学院,与胡军、徐帆、蒋雯丽等人成了同学。
可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长相不够俊美,才艺不出挑,在帅哥美女云集的北电,他毫不起眼。
别人有资源有机会,他只能在角落里默默观望。毕业时,老师甚至直言:你以后很难演主角🎭️。
那几年,他接过几个小角色,但很快被替换。前途未卜,他干脆服从分配,去了西安电影制片厂。
本以为能混口饭吃,结果更难。他年纪轻轻就演起了“孩子他爸”。
遇到危险戏,他没有替身,只能硬往地上摔。摔多了,身体落下病根,也正是那时埋下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种子。
在厂里熬了十年,他依旧不出名。身边人看笑话:“折腾半天,还不是和咱一样打杂。”他心里不甘,却只能硬撑。
三十岁,他咬牙决定北漂。住地下室,啃馒头大饼,跑组碰壁。可他认准了:再苦,也要演戏。
终于,他凭借《帕米尔医生》露了脸。虽然只是小小的机会,却让他认识了人生第一位妻子——杜珺。
二、感情坎坷,一婚闪离,二婚遇到知己
杜珺出身优渥,父亲是圈内编剧。相比之下,张嘉益一穷二白。
但他温和、执着,还是打动了杜珺。两人闪婚,可生活很快露出裂痕。
一次聚餐,杜珺当众说:“要不是我爸,你能拍戏?”这句话像刀子扎进他的心。事业不顺,婚姻也失衡。2002年,两人离婚。
这段感情给他留下了自尊的伤口,也让他更想用作品证明自己。
2004年,转机来了。他在《国家使命》片场遇到王海燕。
起初两人还闹过不愉快——他改了剧本,害得王海燕白背一晚上的台词。但随着合作加深,她发现这个男人不是浮躁,而是真的爱琢磨戏。
张嘉益也开始用行动表达心意。他偷偷买下她看过的一只手镯,悄悄送给她。这样的细节,让王海燕心软了。
两人渐渐走到一起。恋爱期间,张嘉益常制造惊喜。
有一次,王海燕在深圳拍戏,打不通电话,急得团团转。
傍晚,她开门一看,竟然是千里迢迢赶来的张嘉益。中年人的浪漫,不在于花言巧语,而在于默默陪伴。
2007年,他们结婚,三年后有了女儿。相比前一段婚姻,这一次,他终于找到了归宿。
不过婚姻里也有小摩擦。张嘉益爱打麻将,经常一打就是通宵。
王海燕没有发火,而是和他约法三章——几点必须回家,时间必须控制。
张嘉益欣然接受。这样的沟通,让他们一路走到了今天。
三、39岁才爆红,硬汉形象背后全是痛
2009年,《蜗居》播出。他饰演的宋思明,狡猾又深情,让人又爱又恨。
张嘉益一夜爆红,那年他39岁。这个角色,让全国观众记住了他。
之后,《悬崖》《心术》《沉浮》接连热播,他拿下飞天奖、华表奖。
2017年,他更是霸屏,《『白鹿』原》《急诊科医生》《猎场》轮番上演。荧幕里到处是他的身影,观众却不会出戏。
可风光背后,病痛如影随形。强直性脊柱炎,让他每天早起半小时,用热水冲后背,才能勉强活动开。
镜头里,他的身姿越来越佝偻,走路摇晃。观众调侃“社会步”,却不知这是病痛压出来的姿态。
有人笑,他却不恼。因为他太清楚,成名来之不易。地下室的寒冷、泡面的味道、被换角的委屈,都让他不敢轻言放弃。
他把病痛融入角色,反倒演出了厚重感。荧幕上的“叔圈顶流”,现实中是带病拼命的演员。
四、改名“嘉益”,是祈愿,也是担当
2025年,大家发现,他悄悄把名字从“张嘉译”改成了“张嘉益”。
一个字的变化,背后是对健康的祈愿。益,寓意有益、康健。他希望换个名字,也能换个命运。
此后,他的作品少了,但一部比一部精良。《装台》《山海情》不仅叫好,还叫座。
剧组里,他不仅是主演,还兼顾艺术总监,操心每一个细节。
他对后辈也有担当。有人模仿他走路被网暴,他第一时间发声:“不必苛责,他们是不知道缘由。”疼痛,他自己扛,别人无需背负。
生活中,他更是个顾家的人。财政大权交给王海燕,日常起居由她打理。
女儿出生后,他成了十足的“女儿奴”。走哪儿都要抱着孩子,接戏也尽量考虑离家近。
外界看他,是“叔圈顶流”。妻子眼里,他是大男孩。女儿眼里,他是温柔的父亲。
五、风光与病痛并存,坚守与感恩同在
如今的张嘉益,身家早已过亿,奖项拿到手软。可健康,却是他最大的『奢侈品』。
头发斑白,身形弯曲,走路艰难,他被拍到时,常让人心疼。
可他不低头。能动的时候,他就进剧组。拍戏时,他说自己就忘了疼。戏,是他的解药。
他的坚持,也让人明白,真正的硬汉,不是没有痛,而是带着痛依然往前走。
他年轻时,父亲为他操心工作,他宁可回西安,也不愿看父亲低三下四。
中年时,他熬了18年才被观众记住。如今,他依旧坚守舞台,用尽全力活成一个好演员、好丈夫、好父亲。
病痛夺走了挺拔,却留下了厚重;岁月带走了青春,却磨炼了演技。
张嘉益用一生证明: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在名利,而在风骨。
结语
张嘉益的人生,看似迟缓,实则厚重。他没有年轻时的鲜花掌声,却在中年收获尊敬与爱戴。
他没能躲开病痛,却用病痛成就了角色的深度。
他不善言辞,却用几十年告诉世人:真正的演员,不靠流量,不靠炒作,靠的是把每一步都走实。
55岁的他,腰直不起来,却依旧挺直了心里的脊梁。
无论未来还能拍多少戏,他已是观众心里,那个最值得尊敬的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