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文 记者 徐彦 实习生 赵亦周/摄
近日,第八届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创投荣誉项目结果正式公布。由王若姗编剧、导演的动画电影《妞妞与我》获创投年度项目,拿到了高达100万元的扶持金。《预报有雨》《夜晚的母亲》《顺流而下》《疯羊》则分获各赛道最佳项目,各有15万扶持金。
浙江创投获奖者合影
浙江创投作为国内创投的佼佼者,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年轻创作者。今年的30强项目得到了知名电影人龙飞、沙漠、滕丛丛、徐汉强、袁媛作为导师的一对一辅导。15强项目上台路演,则受到了终审团的李少红、陈廖宇、『孙阳』、王中磊、张珂这些著名导演、编剧、演员和『制片人』的亲自点评。浙青电影周创投上的这些年轻人,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电影新锐力量的崛起。这是一帮怎样的年轻人?他们会让我们看到怎样的电影?众多电影前辈又对他们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1】执著、松弛,年轻动画电影人状态
今年的浙江创投,在去年设立的“主赛道”、“千禧赛道”、“浙江赛道”之外,增设“动画赛道”,受到大家欢迎。
《滚蛋吧!『肿瘤』君》《后来的我们》编剧,创投复审评审兼导师袁媛,在接受潮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这次动画片挺受大家欢迎的,不知道是不是跟《哪咤2》的影响有关,感觉动画片普遍在创意上、质量上,好像要比真人电影更便于接受一些。”
袁媛 记者徐彦 实习生赵亦周 摄
最终5个奖项中有2个来自动画赛道,最大的百万大奖王若姗编剧、导演的动画电影《妞妞与我》就是其中之一。
浙江创投百万大奖获奖者王若姗
王若姗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艺术学院,曾参与《罗小黑战记》TV版及大电影1、2的制作。整个人状态非常松弛,说话都是乐呵呵的:“做动画10年了,不辛苦!饺子导演是前辈,一直很喜欢他。”
王若姗称在浙江创投得到了莫大的鼓励,自己三十多岁还被当成小孩一样夸,更重要的是被当作一名女性♀️动画导演受到夸奖。大奖揭晓后,她现场直接分奖:“这100万里,1万先给陪同而来的编剧顾问,“没给过他一分钱,他就替我看剧本”。1万分给另外一个写小说的朋友。“也是免费帮我看剧本,之前给他们钱都不要,这次我有机会可以给他们了!剩下98万先存着,能省则省,钱要花刀刃上。”
动画片《妞妞与我》灵感来自王若姗自己的生活经历。影片是以猫咪为主角🎭️的奇幻/家庭题材,讲述濒死的妈妈,与家中的猫咪做了一个交易,它救她一命,她在夜里为它打工送信,从此中年职场妈妈开启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奇幻旅程。
《志愿军》三部曲、《南京照相馆》编剧,创投终审评审张珂,在专访时表达了对王若姗以及《妞妞与我》的喜爱:“我完全被作者的状态征服了。她那种快乐,我非常喜欢。我一边听她讲,一边用手机搜她的资料。了解到她曾经因为痴迷于创作,经历了很多痛苦,但她用创作解决了这些痛苦,在这种创作中获得了无比的快乐。我跟我团队的人说,赶紧加她微信,跟她好好聊一聊,而且还可以跟她一起撸猫。我觉得认识了一个有趣的灵魂,这个作品我非常喜欢。”
张珂 记者徐彦 实习生赵亦周 摄
《中国奇谭》总导演,《浪浪山小妖怪》监制、艺术总监,创投终审评审陈廖宇也在专访时同样表示:“这个动画作品,本身就来自于生活,很有趣味,很有想象力,很温馨很治愈又很好笑的这么一个故事。你会发现导演本人站在那儿,跟这个作品的气质完全是吻合的,放松、好玩、自信,这个也会增强我们对她把控作品的信心。”
谈到对这次15强项目的印象,陈廖宇首先提到的是“热爱”:“你能看到年轻的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有的在完全不具备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已经做得很完备,甚至有的都拍了样片,还挺长的一段。有些动画项目甚至准备了10年,如果没有对电影或者对动画的热爱,是不可能这么坚持下来的。”
【2】新锐、多元、创新,题材触及社会各个角落
此外,《预报有雨》《夜晚的母亲》《顺流而下》《疯羊》分获各赛道最佳项目。
爱情片《预报有雨》讲述暑气蒸腾的夏日小城,陷入人生卡顿的“初老男孩们”试图为暗恋的人造一场雨的故事。
《夜晚的母亲》是一部科幻惊悚动作片,讲述的是故乡发生异化、时空产生旋涡,林宇和伙伴在夜晚,回到家乡,试图在“危险”的笼罩下救出“母亲”。
《顺流而下》则是一部家庭题材,原本普通的中年夫妻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独女,从此生命创伤与对新生命的渴望,开始重塑他们的生活。
动画电影《疯羊》也是家庭题材,小盘羊血顶儿用岩缝扳直了自己的盘角,直指杀死母亲的捕猎者,意图改变千万年羊的命运。
张珂在谈到这次15强路演时的整体感受,用了“新锐”两个字。
“他们对电影的认知都非常有创新精神,年轻人敏锐的触角伸展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以及他们自己的内心。浙江创投整体质量和创作者的状态以及氛围,都是国内创投的佼佼者。在浙江这么一个敢为天下先的热土上,这些年轻人充满了热情,对电影充满了热望。”
陈廖宇也表示:“我最高兴的是看到所有的参加创投的作品,题材、风格、技术、技巧都非常多元化,有表现故土情结的,有表现科幻的,有表现奇幻的,有爱情的,有惊悚的,各种类型,特别多元。另外,年轻人身上特别好的一个点是,他们虽然还不是非常成熟,但你能看到每个创作者试图在自己作品里展现一些新的角度,新的手法,能看出他们力求创新的精神。”
陈廖宇 记者徐彦 实习生赵亦周 摄
这其中爱情片《预报有雨》,是评审们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
陈廖宇想和导演合作拍动画片:“《预报有雨》是关于两个年轻人在一个气象站的故事,将浙江风景特别优美的丽水作为拍摄地,故事非常好,很青春很浪漫很治愈。我觉得如果拍成动画片,也一定是一个特别好的动画片题材,也会是现在年轻观众喜欢的。所以我现场就跟导演说,如果你要在实拍领域没有找到太合适的合作的话,你就找我,咱们把它做成动画片。”
张珂则直接想帮丰富剧本:“路演的时候我就公开说,这个剧本我认为哪儿好,有什么细节可以加进去,特别想动手去丰富,或者说有一些建议给到他,也激发了我对这个故事的创作兴趣。我也要赶紧加他微信,和他再聊一遍剧本。”
浙江创投获奖者《预报有雨》上台领奖
【3】生活、故事、观众,前辈们的忠告
今年浙江创投为 30 强入围项目特设“项目一对一辅导”环节,根据每个项目特质,匹配龙飞、沙漠、滕丛丛、徐汉强、袁媛这些炙手可热的80后导演、编剧作为导师。
在电影行业经历深刻变革的当下,这些行业前辈们给年轻创作者提出了真诚的建议。观察、体会生活,寻找细节,这是创作的源泉。
袁媛这样说:“年轻的创作者还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出发点写东西最好,有生活的经历,写出来的剧作中一些非常有细节的有质感的东西,是真正能打动人,能触动人心。有时候一个故事,并不是听上去戏剧冲突多么强烈,我们就会觉得这个故事有多好,而是故事可能真的很平淡很生活,但就是中间描述的某一个细节特别动人,其实那是最珍贵的一刻。该采风就去采风,该调查就去调查,该去搜集资料就去搜集资料,该去看大量的参考片就去看,去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没什么捷径可言。”
袁媛 记者徐彦 实习生赵亦周 摄
陈廖宇也表示:“首先是感受,无论你面对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风格,学了什么样的技巧,所有创作源头都源于你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感受力。”
张珂建议不要闭门造车:“首先要真正去体会什么是人的故事。一方面我们应该去阅读,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去接触真实的人,而不是关在房间里,在笔记本📓电脑💻️上试图去用文字去说,我要写一个快递小哥的辛酸。如果你没有去跟他聊,没有跟100个快递小哥去聊,没有跟他们完整地跑几天,你写不出他的辛酸。很多时候很多创作者喜欢关在房间里去悲悯,我觉得在房间里的这种悲悯和自我感动是需要改变的,你需要深入生活,深入到那些个体的身边去陪伴他们。”
张珂 记者徐彦 实习生赵亦周 摄
其次是一个好故事,电影最终还是靠故事打动观众。
陈廖宇说:“故事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些年轻创作者上台的十几分钟里,有的人会花很多时间去讲概念如何新,角度如何不同,如何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没有错,但其实你的概念新不新,独特不独特,也都在你的故事里头。”
陈廖宇 记者徐彦 实习生赵亦周 摄
张珂表示:“我认为不管是宏大题材,还是一些特殊人群,或是自我关照式的私电影,这是电影不同的类型,但本质上讲的都是一件事儿,是人的故事。宏大只是一个背景,不管是《志愿军》还是《南京照相馆》,讲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和鲜活的生命以及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成长,这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向内观视,还是向外触及,还是你在历史长河中寻找自我的投射,最重要的我觉得有两点,第一,是不是在写人?如果说电影不是真正在写人的故事,人的情感人的命运的话,它是没有温度的,它可能很绚烂,很奇观,但它没有温度。
第二,自我价值观是什么?表达只是一个行为,表达背后价值的观是什么?对历史的态度是什么?对人的态度,对自我的态度,对身边的一草一木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电影的灵魂,而且这种表达和要塑造的人物,这两者之间是要产生共振的。这种共振构成了电影在视听或者说情节之外,跟观众心灵沟通的核心。”
滕丛丛(受访者提供)
聊到与观众的链接,《我的阿勒泰》编剧、导演,创投复审评审兼导师滕丛丛的建议是:“做最真诚的自我表达。可以看你和观众链接有多少,比如说你这次想要做一个商业的类型,那就尽可能去聆听市场的声音,建立更多数观众对你的认同。如果你只是拍一些很自我的表达,不想取悦任何人的话,你就压低成本。总之自我认知要清楚,不要企图你对别人或者市场或者对观众有多了解,但自我认知这个是可以努力做到的。”
(图片除署名外,来自浙江青年电影周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