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瞅瞅这世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何家这本经念得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再看《六姊妹》这大结局,何家那一大家子人,命运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叫人唏嘘不已。
刘美心这当妈的,偏心偏到胳肢窝去了,硬是把何家丽和刘小玲这对苦命人赶出了老宅子,那场面,真叫一个虐心加窝火,看得人牙根直痒痒。
何家丽对何家,那可是掏心掏肺、鞠躬尽瘁啊!
她总觉着自己是一片丹心照汗青,可家里那帮兄弟姐妹呢?
何家艺、何家喜、何家欢,一个个眼珠子都瞪得溜圆,死死盯着那套快拆迁的老房子。
何家丽搬回老宅后,没少强调张建国是上门女婿,是老爷子何常胜生前定下的养老顶梁柱。可刘美心呢?
耳朵根子软得像棉花,偏偏就信了何家喜的挑唆,总觉得何家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一门心思要霸占家产。
说句公道话,刘美心这么想,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何家丽当初为啥非要回来照顾何文氏?一方面老太太身子骨不行了,另一方面,她儿子何向东要结婚,急需房子。
何家丽盘算着,把自己那两室一厅腾给儿子,自己住老宅,反正张建国是养老女婿,刘美心总不该说啥。
可人心隔肚皮啊,刘美心心里那杆秤,早就歪到何家喜那边去了。
刘美心这心里头,跟揣了个小兔子似得,七上八下。
后来李雯一家子狮子大开口,非要三室一厅,何文氏顺水推舟,想把老宅给何向东用。刘美心当场就炸了,冲进屋里理论。
何家丽当时是拒绝的,可架不住背后有人煽风点火。何家喜逮着机会就挑拨离间,说何家丽和张建国偷偷商量买房,这是要甩开何家单干。
刘美心一听,心里那点疑窦就跟野草似的疯长起来,对何家丽防得跟防贼一样。
何家丽还自诩对何家问心无愧,张建国更是任劳任怨。
何常胜在世时,明明白白说过,这个家将来得靠张建国撑着呢。
张建国也不是没眼色的人,知道住在老宅招人嫌,多次提出交房租,可何家丽总觉得是一家人,没必要计较。结果呢?
何家喜卖了闫宏宇的房子,把钱攥在手里,转头就要赶人。
何家丽还死扛着不走,何家喜干脆叫来一帮人,连砸带轰,那场面,真是斯文扫地、颜面尽失。
何家丽和张建国就这么灰头土脸地被撵出了家门。
张建国这回是真寒了心,他对何家那是披肝沥胆,换来的却是这般下场。他一咬牙,拉着何家丽买了套房子,贷款全靠自己的养老金顶着。
张建国特地选了个带院子的小楼,三室两厅,装修得敞亮体面,明摆着就是要做给外人看——离了何家,咱照样活得风生水起!
可何佳丽的苦日子还没完呢。
她那个宝贝儿子何向东,彻底走歪了路。作为何家长孙,结了婚不但没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又染上了赌球的毛病。
最后欠下一屁股债——三十万高利贷,利滚利跟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李雯知道后,差点没背过气去。
其实小两口早先还一块儿押过球,谁承想会落到这步田地?
何家丽为这儿子,真是操碎了心。
她东拼西凑,借遍亲戚朋友,搭上自家老底,好不容易帮何向东还了那三十万。可这混小子死不悔改,转头又欠下一百万巨债!
这回何家丽是真没辙了,何向东只能脚底抹油——溜了,逃到上海躲债。
这可不是简单的丢工作离婚,那是欠了百万阎王债,高利贷那帮人,能轻饶了他?
何家丽这下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离心,儿子亡命,自己还背着一身债。
张建国原本对何家死心塌地,经历这番折腾,心都凉透了。他到死都恨何家,恨这个让他付出一切却换不来半点温情的家。
儿子养废了,这辈子怕是再也见不着,这口气,搁谁身上能咽得下?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都是原著里的惨淡收场。
剧版为了个大团圆结局,动了不少手脚。跟原著比,电视剧删减了不少细节,比如何家丽和张建国原本有两个孩子,剧里只剩何向东一个。
最绝的是,编剧硬是把刘美心给洗白了!
她之前帮着何家喜作孽不少,最后为了赎罪,干了件大事——卖了祖传的酱菜秘方,换了一百万给何向东还债。
这一下,何向东总算逃过一劫,没让高利贷给生吞活剥了。
剧版这么一改,倒是皆大欢喜。
何向东不用亡命天涯,张建国也能跟儿子团聚,何家丽和刘美心母女和解,何家喜跟何家丽也冰释前嫌。
张建国心里那点恨意,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这结局,虽说有点理想化,可观众看着舒坦啊!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何家这一大家子的恩怨情仇,说到底不过是人性那点事儿——偏心眼、贪心不足、患得患失。
可日子总得过下去,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分风平浪静。
剧版这改动,虽说少了点原著的残酷真实,却多了份人间烟火里的温情。
咱再细琢磨琢磨,何家丽这人吧,就是太实诚。
她对何家那是赤胆忠心,可偏偏忘了人心回测这个理儿。刘美心偏心何家喜,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何家喜呢,仗着母亲宠爱,得寸进尺。
何家丽总觉着一家人不该计较,可利益当头,亲情有时候薄得像张纸。
张建国这角色,更是个老实人吃亏的典型。
他谨小慎微,对何家那是鞍前马后,可最后落得个里外不是人。老话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你付出越多,别人越觉得理所应当。
等他寒了心,买房子单过,何家那帮人反倒傻眼了。
何向东这小子,纯粹是自作自受。
作为长孙,本应顶门立户,可他倒好,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第一次前三十万,母亲拼死拼活帮他还了;第二次千一百万,那是自作孽不可活。
高利贷那帮人,可不是吃素的,利滚利下来,一百万转眼就能变两百万。他逃到上海,日子能好过?
东躲西藏,提心吊胆,这代价,够他受一辈子。
剧版的洗白,虽说有点强行大团圆的意思,可观众买账啊!
刘美心卖秘方救何向东,这一招真是高明。既圆了何向东的债,又洗白了刘美心之前的所作所为。
这一石二鸟之计,编剧用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何家丽和张建国最终团圆,何家喜也幡然悔悟,这结局,虽说少了点原著的深刻,可看着暖心不是?
再说说那老房子。
一套快要拆迁的老宅,愣是闹得鸡飞狗跳。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家和万事兴,家乱百事衰”。
何家要是早点把话挑明,把账算清,何至于闹到这步田地?可偏偏人心隔肚皮,各怀鬼胎,最后弄得两败俱伤。
剧版最后,何家丽和张建国搬进新家,小院子收拾得利利索索,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这画面,跟之前被赶出老宅的狼狈样,真是天壤之别。所以说啊,人这一辈子,起起落落都是常事,关键得往前看。
何家丽总算明白过来,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何向东这小子,经历这番磨难,也该长点记性了。
三十万加一百万,这不是小数目,要不是刘美心出手相救,他这辈子就毁了。剧版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算是给观众一个交代。
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这么幸运?高利贷这东西,沾上就是万丈深渊,多少人为此家破人亡?
刘美心这角色,从偏心母亲到赎罪救人,转变不可谓不大。
卖秘方这一招,真是神来之笔。既解决了何向东的债务,又让自己从恶人变善人。这一箭双雕的买卖,做得那叫一个漂亮!
何家丽最终原谅母亲,何家喜也放下成见,这一家子,总算又团团圆圆了。
张建国这老实人,最后能跟儿子团聚,心里那点怨气自然也消了。
他对何家,那是仁至义尽;何家对他,却是薄情寡义。可日子总得过,“冤家宜解不宜结”,放下仇恨,才能轻装上阵。
剧版这结局,虽说理想化,可看着舒心不是?
总的来说,《六姊妹》这大结局,剧版和原著各有千秋。
原著更真实,更残酷;剧版更温情,更圆满。观众各取所需,有人喜欢原著的深刻,有人偏爱剧版的暖心。
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人生啊,就是这么回事儿。
起起落落,悲欢离合,都是常态。
何家这一大家子,从分裂到团圆,从仇恨到和解,给咱上了生动的一课:家和万事兴,这话永远不过时。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