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日本综艺圈又出一档离谱企划——制作方竟为62岁、曾多次入狱且绯闻缠身的艺人羽贺研二,量身打造了与21岁清纯女大学生的约会配对环节,还堂而皇之地宣称“男人总会犯错,他需要被拯救”。
这种用年轻女性♀️“拯救”劣迹男性♂️的设定,即便在虚构小说里都可能被吐槽逻辑离谱,如今却被日本综艺搬入现实。这早已不是单纯追求节目效果,而是彻底突破了道德边界,节目组更是用实际行动印证了“没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
事件溯源:劣迹者为何成了综艺“香饽饽”
要理清这档综艺的荒诞逻辑,得先从日本综艺的“猎奇基因”说起。日本综艺向来玩的大、也变态,为了抓住观众注意力,几乎用尽各种手段。
这档综艺筹备时,制作方就打着“剑走偏锋”的算盘,挑选的男嘉宾堪称“渣男集合地”:有人打造“海归精英”人设却被揭穿撒谎成性,有人顶着“创业青年”名号实则靠伴侣生活还负债累累,还有人表面对人温柔,私下却对工作人员施加暴力,而其中“最出圈”的,当属62岁的羽贺研二,节目组能把这些人一一搜罗,也着实让人咋舌。
在制作方眼里,这些人的“黑料”正是吸引观众的秘密,尤其是羽贺研二“极品绯闻 入狱经历”的组合,被他们视作“综艺爆款素材”。更离谱的是导演选人,明确要求女孩要符合21岁、“清纯、无恋爱经验”的标准,——用这样的年轻女孩与劣迹斑斑的年长男性♂️配对,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故意制造争议。
节目录制没多久,一段片段就在『社交平台』流出,画面里羽贺研二与年轻女孩同框,违和感扑面而来,瞬间引发舆论争议。面对外界质疑,官方却拿“给人改过机会,谁没犯过错?他需要被拯救”当借口,试图掩盖企划的不合理。
羽贺研二:从无名小卒到“『娱乐圈』️极品渣男”
羽贺研二(别名羽贺健二),1961年7月21日生于日本冲绳市,早年以演员身份在『娱乐圈』️打拼,此前还做过牛郎。他虽参演过几部影视作品,却始终没什么名气,最终竟靠“丰富的渣男情史”打开了“知名度”。
他多次出轨、换女友如同换衣服,日本媒体更是每周都有他的新绯闻。据日媒报道,羽贺研二十分擅长情感操控,常用“热情-冷漠-热情”的循环手段拿捏对方:先对目标百般讨好,接着突然冷淡让对方焦虑,等对方备受折磨后再假意付出真心。反复几次后,对方往往会失去自信,对他死心塌地。
他曾用这招接近涉世未深的富家女梅宫安娜,这场恋爱从一开始就是他的“算计”。他先高调炒作两人的恋情,借安娜的名气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不仅频繁花安娜的钱来填补自己的负债,甚至交往不到一个月就提出见家长谈婚论嫁。好在安娜的父亲识破了他图财的心思,要求两人分手。
被拆穿后,羽贺研二仍不死心,哄骗天真的安娜要留下爱情的证明,合体拍了全裸写真。但他只是想靠写真快速赚钱还债,拍完没几天就和其他人暧昧不清。
即便被安娜当场撞见,他还能靠花言巧语获得原谅,脸皮厚度令人咋舌。更过分的是,他后续还不断给安娜洗脑,让她为自己做贷款担保,最终导致安娜背上了高达8000万日币的债务,把安娜坑得彻底。
随着时间推移,羽贺研二的行为愈发离谱,从情场渣男一步步变成了触犯法律的“法制咖”。
从情场失德到牢狱常客:羽贺研二的“堕落之路”
羽贺研二不仅在感情里毫无底线,还被曝出卖友求荣。更让人震惊的是,他多次违法犯罪,早已成了警局的“熟客”。
2007年,他因恐吓他人被逮捕,可这次警局的经历并没让他收敛。后来,他又怂恿朋友,也就是山下真司的继子森部达也炒问题股,就为了推动手中的股票解冻,并迅速抛售,由此赚得盆满钵满。
而森部达也因此血本无归,他承受不住经济压力和心理打击,在家中留下遗书自杀。羽贺研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死活,害了朋友性命也不放心上的行为堪称冷血。除此之外,他还因伪造文书、故意伤害等罪名多次入狱,简直就是一本“活体犯罪手册”,进出监狱如同回家一样随意。
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居然能登上恋爱综艺的舞台,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的人生早已一塌糊涂,但在日本综艺制作方眼里,这些黑历史却成了“稀缺素材”——他们看中的正是这些争议带来的话题度,在“娱乐至上”的逻辑下,底线可以随意妥协,违法记录反倒成了节目“博眼球”的“勋章”。
综艺洗白套路:“牵手成功”的魔幻现实
这档综艺最魔幻的地方在于,最终以羽贺研二和21岁女大学生“牵手成功”收尾。为了达成这一效果,节目组可谓用尽各种“骚操作” 。在前期拍摄时,就给羽贺研二安排诸多“贴心”场景,比如让他为女大学生精心准备看似用心的小礼物🎁,制造一些不经意间展现其“温柔”的桥段,刻意营造出一种浪子回头的氛围。
到了后期剪辑阶段,更是施展“神剪辑”大法。将羽贺研二过往一些不那么光彩的言行画面大量删减,而对他与女大学生互动中稍显真诚的片段,进行重复展示和特写处理,放大他所谓的“改变”与“真心”。同时,在叙事上,通过旁白不断强调羽贺研二的“忏悔”与“努力改正”,硬生生把羽贺研二塑造成“虽有过去但真心悔改”的形象,完成了一场电视端的“回头是岸大戏”。
这种操作,暴露了日本社会对男性♂️艺人的过度宽容:即便对方是有多次前科的中老年艺人,只要还有收视价值,电视台就愿意给他们曝光机会,甚至不惜用年轻女性♀️做“陪衬”来提升节目热度。
而这档综艺的荒诞背后,藏着诸多问题:
对受害者的不尊重:羽贺研二的过往受害者,看到他在综艺上光鲜露面,无疑会再次被勾起痛苦回忆。日本受害者权益组织已公开抗议,认为节目组完全没考虑受害者的感受。
对年轻女性♀️的不负责:节目组招募21岁女嘉宾时,是否如实告知了羽贺研二的全部劣迹?如果没有,就是刻意隐瞒事实。对这位女大学生来说,她不仅要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还可能陷入情感风险。日本网友就批评,这档综艺把女性♀️置于了不安全的境地。
节目结束后,有消息称羽贺研二和女大学生短暂联系过,但很快就断了往来。最终,电视台赚足了收视率和话题,羽贺研二获得了短暂的翻红机会,而那个配对的无辜女嘉宾,变为这场“拯救渣男”闹剧里唯一的牺牲品。
中日综艺对争议人物的态度差异: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对比来看,中国十分重视对从业艺人的管理:从法律和道德两方面来说,对涉及违反犯罪和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的负面事件零容忍,一旦发现就是全面封杀或者软封杀。对中国来说,无论你是不是顶流,影响力巨不巨大,只要触碰底线,自然会有法律来制裁你。如:『范冰冰』、『邓伦』偷税、吴亦凡性侵未成年等等....
日本综艺压根不在乎艺人品德,嘉宾的黑历史反而会成为他们的节目卖点,甚至会专门挖掘那些没有放到明面上的黑历史,甚至只要有需要、有钱拿帮你洗白也是可以的。除了这档引发争议的综艺,另一档名为《可以跟着去你家吗?》的节目,也常采访生活潦倒者、特殊职业从业者等有“故事”的人,以此制造话题。
而中国综艺则更为谨慎,艺人一旦出现负面新闻,不仅会被节目组除名,还可能面临违约金赔偿。中国综艺更注重社会导向作用,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艺人作为公众人物,需要为观众树立正面榜样,而非传递负面价值观。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观众期待上:日本观众对综艺的接受底线更低,更能容忍争议人物出现在屏幕上;而中国观众对公众人物的道德要求更高,希望他们能以身作则,传递积极的价值观。
日本综艺为何敢突破底线?产业生态与社会心态是关键
日本综艺之所以频繁突破伦理底线,和当地的电视产业体制密切相关。日本电视台竞争异常激烈,收视率直接决定广告收入和节目预算——在这种生存压力下,制作方不得不不断推出更具争议性、更吸引眼球的内容,才能留住观众。
另一方面,日本社会对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的道德要求,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普通人一旦犯错,可能面临“社会性死亡”,再也无法正常生活;但对『娱乐圈』️人士来说,“黑红也是红”,哪怕是负面新闻,也比没人关注要好。
这种扭曲的娱乐生态,催生了类似的离谱综艺,也给了羽贺研二这类劣迹艺人“复出”的机会。目前来看,日本综艺对底线的试探似乎还没停止——只要带来收益,就会有更荒唐的企划出现。
而中国综艺虽然有更多限制,但至少守住了核心道德底线:绝不会让有犯罪记录的人成为年轻人的“榜样”。这种坚守,既是对社会价值观的维护,也是对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负责。
信源:日本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