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梁天的生活状态其实挺简单。
他一个人住,日子过得不算热闹,但也不会觉得孤单。
每天早上起来泡杯茶,慢悠悠地晃到饭店门口看看伙计们干活,有时候顺便聊几句家常。
晚上嘛,他偶尔会和老朋友在饭店露台喝两杯,说说过去拍戏的事儿,比如《顽主》《本命年》那些年头。
葛优、张国立这些老搭档没少在微信里找他聊天,分享各自的近况。
饭店收银台抽屉里还藏着一叠照片。
每张都能说上一段故事,有《二子开店》那会儿的爆炸头造型,有《顽主》里的鸡窝头,还有那张最显眼的《我爱我家》剧组合影,旁边站着宋丹丹、英达和梁欢。
很多人见了都感慨,岁月过去了,“贾志新”还是原来的样子。
有人问他,一个人住是不是太安静,他直接拿出手机给人看微信群:“你瞅,这里都是老同事和观众,每天都有人发消息。”
两次婚姻失败也没让他消沉过,之前那笔大债务更没把他压垮。
现在的梁天,记得每个常客喜欢什么菜,也知道怎么做才对味。
拍戏时能迅速进入角色,闲下来就喜欢看书,一坐就是一下午。
这种状态,看着挺自在。
有一天傍晚,他坐在饭店露台喝茶,看楼下人来人往。
夕阳正好打在身上,把头发照得有点金色。
伙计端上一盘红烧带鱼,他夹了一块尝尝,说:“今天做得不错,有点当年葛优炒的那个味儿。”
这场景吧,说不上多精彩,就是很日常,很实在。
再往前说,其实梁天这几年一直没有彻底离开演艺圈,只是没人再把他当『明星』️了。
他现在演戏都是些配角或者背景人物,比如2024年那部《重山之外》,出来不到十分钟,却被不少观众认出来。
有的人弹幕刷“这不是贾志新吗”,还有人在评论区感慨“梁天还在拍戏”。
其实他进组从来不耍大牌,每次都提前到场,不管角色多少,都认真琢磨动作、台词,不含糊。
2023年还有一部叫《温暖的甜蜜的》,他演的是女主家楼下杂货铺老板,就两集,台词加起来没几句,但每次进组都跟年轻演员一起候场,从来不摆架子。
工作人员都说,“梁老师什么角色都不挑。”
对于现在的梁天来说,拍戏已经不是为了挣钱,就是给自己平淡生活添点乐趣。
这和三十年前完全不同了。
那会儿,《我爱我家》播出后,“贾志新”火遍全国,到哪儿都被认出来。
报刊亭贴满他的照片,一年到头片约不断。
他成了喜剧新星,是观众眼里的开心果。
如今却像身边随处可见的大爷,大方又低调,对演艺事业还是很敬畏。
不过,要说最难的时候,还得是2001年,那一年对梁天来说太沉重了。
他父亲因为心脏病去世,还不到一个月,大哥梁左又突然心梗走了,才44岁。
在葬礼上忙完各种事情后,本以为最难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可后来王朔从梁左保险柜里翻出一沓高利贷欠条,总共加起来400万。
后来才知道,大哥为了供美国那边妻女读书,被逼借了高利贷,本金加利息越滚越多。
有传言说这事跟英达有关,也有人说王朔为要回遗作电脑还跟英达吵过架,不过这些细节梁天从来没对外提过,全都自己扛下来。
“大哥没了,这钱我不还谁还?”
他只跟家里人这么交代了一句。
为了还债,那几年梁天白天接各种戏,不管是什么角色只要有机会就去拍;晚上就在刚开的饭店里帮忙,从收银到传菜、打扫卫生啥活都干,经常忙到半夜才回家。
这家饭店其实是早些年和葛优、谢园商量着开的。
当初他们总跑去梁天家蹭饭,说“不开个饭馆可惜了”,结果这玩笑话最后真帮上大忙,还债全靠它撑着。
饭店一直靠口碑,没有网红宣传,也没挂什么招牌,但常客不少。
二楼露台夏夜总是坐满人;包间墙上挂着葛优、张国立送来的画像;菜单上还有葛优穿围裙炒菜的照片——那道红烧带鱼成了招牌菜。
当时葛优来蹭饭随手一拍,后来直接印进菜单,也算挺有意思。
那些年,为了省钱,他衬衫穿十年前买的款式,用老年机直到去年才换成智能机,总算学会发语音微信。
办公室墙上还挂着“知足常乐,吃亏是福”的字画,是特意请人写来提醒自己,也经常拿来说给伙计听。
这么拼命地干活和拍戏,好歹几年后终于把400万还清了,压力也慢慢卸下来了。
说起宋丹丹,其实在梁天心里一直有点过意不去。
这事跟妹妹梁欢有关。
当初她在《我爱我家》剧组认识英达,那时候英达还是宋丹丹丈夫。
虽然梁天劝过妹妹别冲动,但最后还是结婚了,让英达和宋丹丹离婚。
不管怎么说,这让他觉得对不起宋丹丹,两人在圈里交情不错,从1981年开始就认识——宋丹丹收到第一封粉丝信就是他写的。
一块合作拍戏也是很熟悉的朋友,可妹妹这么一闹,他总觉得见她抬不起头,每次碰面想道歉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没想到宋丹丹根本没怪过他,还经常带朋友来饭店捧场拉生意;2016年合作《我的岳父会武术》的时候,在发布会上主动提起当年的粉丝信,说“梁天算是我的老粉丝”,用轻松方式化解尴尬。
这份宽容让他们还能继续做朋友,也让他的愧疚没那么沉重。
现在宋丹丹还是饭店常客,有时候带朋友来吃,有时候就在角落跟他说几句闲话,从过去拍戏聊到现在生活,就像普通朋友一样自然。
梁天经常夸她大气,说这种包容是一辈子的感激。
有时候想想,人这一辈子遇上的烦恼也挺多,但能有几个真心待你的老友就够用了。
说到底,现在这个66岁的老喜剧演员,没有荧幕上的热闹,没有曾经那么大的光环,但烟火气和友情倒是一点不少。
有点像咱们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大爷,只不过他的故事更长一点罢了——也许哪一天,你路过北京某个街角的小饭馆,看见一个憨厚的大叔正在门口晒太阳,那可能就是当年的“贾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