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的作品主要取决于创作者对于历史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自然会孕育出来什么样的作品,想要客观公正的描述历史,理论上并不可能,因为在讲述历史的时候,不同的人群会根据自己的立场讲述不同的故事,故事自然是有所侧重的,因此,面对故事,我们要了解故事背后的事情的时候,首先需要从故事中摘出来相应的立场价值观,否则,故事就只能是故事。
《科南》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本片是一部cult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被诅咒变成女人的人,吃了自己的母亲,然后爱上了自己的仇人,她身边的人为她而死,而她则幻化成为了军阀以及后来的资本家,最后,在时间的流逝中湮灭了自己。
单纯看待故事,我们会对于《科南》产生困惑,但是结合一下欧洲的历史,我们对于本片的困惑就会少一些,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占据了某种立场的电影,因此在影片当中我们可以找寻的就是关于立场的那部分。本片的创作者秉持着一种什么样的立场?或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创作态度呢?自然是爱欲与死亡。带着这种理念,我们熟悉一下欧洲的历史,进而就能看清楚本片所表达的理念有何意义了。
影片中的科南每一次转变身份的核心在于欲望的更迭,而欲望的更迭的背面则是毁灭与死亡。影片虽然想要表达的是人类史,但实际上则是一种轮回中的欧洲文明史,而这种文明主要指的是近现代文明。因此,哪怕最后强行说这是人类史,实际上并不客观。
欧洲的近现代文明在被欧洲中心主义(即现在的西方中心主义)所包装之后,我们会看到这几个阶段,中世纪前,中世纪,以及中世纪后的文艺复兴直至现在。中世纪前,尽管在西方史学界极力推崇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古罗马先贤的前提下, 我们依旧是无法对其感觉到信服,原因也很简单,佐证太少。而这些并不是本片索要强调的重点,本片所崇尚的观点在于欲望和毁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欲望自然是没有毁灭。
而从中世纪前过渡到中世纪的主要原因在于欲望,当欧洲大陆上大大小小的国家连年征战却无法达成统一的时候,中世纪的作用就开始凸显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下,大家找到了一个可以共同信仰的核心那就是宗教,在宗教体系的同意作用下,欧洲诸国才开始迈进名义上的欧洲大陆,欧洲大陆也开始变成了大陆文明的一部分。
而在这个时候,后来人称之为黑暗中世纪的时间段,在统一的大环境下,孕育出来的并不是更深层次的统一,而是另一种即将崛起的分裂。和平的促成之下,人们跃跃欲试着的就是另一种分裂的冲动。因为长久的和平需要大家都牺牲自己的利益一部分,但时间久了之后,这种被牺牲的利益自然而然地就会在少部分人当中集中,这对于大众的利益来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受损。当一个人无法接受这种受损的时候,分裂会再一次诞生,于是,中世纪之后,就形成了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现代词汇,而在当时这种复兴表现为对于既往的传统秩序的颠覆,结合了神权的皇权原来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后来的新兴阶级资产阶级想要获得权力难上加难,于是,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将皇权推翻,让自己成为神权的好伴侣。注意这里,新兴的资产阶级所派生出来的资本主义革命推翻的并不是神权,并不是顶尖的权威,而是神权的衍生者——皇权。
这样以来就形成了另一种湮灭,这种湮灭就是本片中所说的历史的更迭。因为欲望的产生总是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尴尬局面的出现,而这些尴尬局面本身所带来的结果并不彻底,于是,立时便开始陷入到轮回当中。欧洲大陆在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便开始有了现代社会的雏形。而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尤其是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疲态尽显。这也是本片所要说明的观点。
在这种疲态尽显的现代社会接下来是否要再经历一次轮回,这就是后话了。总之创作者所表达出来的观点在于以欧洲为叙事主体的人类文明总是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湮灭和新生,而这种轮回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是无法更改的客观事实,但是创作者并没有将这种现象的本质向上在追溯,当一个世界在某种无法根除的体系中不断地轮回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接受这种轮回,而是要去质疑某种体系。
即便是文艺复兴百年之后,欧洲中心主义之下的人们依旧是对于宗教有着一种迷信,即便是连总统宣誓都要用圣经才行,这是何等的荒谬,而欧洲中心主义者不愿意接受的就是自己本身文明的缺陷性,因此,只看到更迭,而无法彻底的断绝宗教的束缚,看来某种封建思想确实是深入人心。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