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识张嘉益,是从他那种带着点松弛感的“社会步伐”开始的。
在一众表演风格雷同的男演员中,他走路的方式反而成了独有标签。
那时候网上都在调侃,说他“一步三晃,六亲不认”。
可谁都没想到,这步子并不是什么人设,而是病痛多年留下的烙印。
1
张嘉益自己说过,每天起床都得早起一小时,站在热水下把脊柱冲开,才能勉强活动。
这样的生活方式,他坚持了三十年。
张嘉益得的是强直性脊柱炎。
这病被称为“不死癌症”,不直接威胁生命,但一旦发作,整个人像被封进铁壳里,连翻个身都得咬牙。
很多人都以为他一直演硬汉,是因为气质适合,其实更多的是习惯了疼痛之后的那种冷静。
他自己也没拿这个病当回事,更没当成资本去博同情。
在央视《开讲啦》的舞台上,他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嘴,说这病就是比别人早起一点,再加点热水烫一烫。
听的人只觉轻松,可懂的人知道,这病最难的是日复一日的僵硬,还有慢慢吞噬身体的无力感。
在拍《玩命三日》的时候,剧中有不少高空动作戏。
张嘉益明明可以用替身,但他坚持亲自上。
那一身钢丝吊上去再转个几圈,连正常人都叫吃力,更别提他那节节紧绷的脊柱。
但他从没在现场喊过一次苦。
导演喊停后,他默默下台,靠着墙缓一会,下一场戏该怎么拍还是怎么拍。
这事剧组的人都知道,但没人敢多说一句,怕给他添心事。
说到底,他就是不愿意拖人后腿。
这份“抗事”的劲儿,是从年轻时候就养出来的。
2
张嘉益早年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待过十年。
跑龙套、演路人甲,戏里演“孩儿他爸”,戏外连个正经角色都轮不上。
到了三十岁,别的同学早拍上主角🎭️了,他还在剧组里刷饭卡。
直到一次误打误撞进了《澳门儿女》的剧组,才终于拿到第一个男一号。
那时候的他,住地下室,啃馒头,跑一个镜头要等一整天。
在这种日子里,拍戏本身就成了奢侈,他不敢喊疼,也不敢停工。
也就是那个阶段,他遇上了第一任妻子杜珺。
对方是剧组投资人的女儿,两人因戏生情,迅速闪婚。
可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对等。
张嘉益兜里没钱,房子借住岳父家,杜珺却习惯了出手阔绰,两人生活节奏根本对不上。
后来争吵越来越多,杜珺一句:他现在的资源全靠我们家给的,算是把话挑明。
张嘉益当场就决定离婚。
这种话他听不进,尤其是事业刚起步那几年,他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是靠谁起来的。
离了婚之后,他彻底放开了手脚。
先后拍了《半路夫妻》、《国家使命》、《悬崖》,尤其是2008年那部《蜗居》,直接让他从“三线演员”一跃成为全民热议焦点。
宋思明这个角色成了他最有分量的代表作之一。
但张嘉益并没有靠一个角色吃一辈子饭。
他之后又拍了《『白鹿』原》、《装台》、《少年派》,从农村汉子演到都市中产,再到教育焦虑父亲,跨度不小,但总让人觉得真实。
3
张嘉益不喜欢夸张的表演方式,更不愿意装模作样。
他常说生活里怎么说话,就怎么演戏。
这种风格,也让他成了许多导演眼中的“定心丸”。
跟张嘉益搭戏的演员,从来都觉得轻松。
朱媛媛说他有种特别吸引人的魅力,而宋丹丹更直接,说他有种奇怪的亲和力,让人自然想靠近。
这话不是客套,是他们合作过之后的真心实话。
在《美好生活》中,宋丹丹和他饰演母子。
现实中只差九岁,可张嘉益一句“妈”,宋丹丹也就自然而然入戏了。
后来两人又在《对你的爱很美》中搭档,成了家庭搭档。
有一场聚餐戏没设动作,两人自由发挥。
宋丹丹夹了一筷子菜给他,他顺势低头说了声谢谢,这一幕被导演直接剪进正片。
张嘉益这种细节处理,不抢风头但很真实,观众爱看,同行爱搭。
在镜头之外,他的日子也慢慢稳定下来。
拍《国家使命》时,他遇见了现在的妻子王海燕。
那时候的王海燕已经是金鹰奖得主,身价不低,气场强大。
但两人聊得来,节奏也合拍。
婚后没大张旗鼓秀恩爱,很默契地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
他们的女儿叫『张译』心,取“一心一意”的意思。
这些年张嘉益的身体越来越吃不消,王海燕一直陪在身边,给了他不少支撑。
2025年,他把名字从“张嘉译”改成了“张嘉益”。
外人看着奇怪,其实身边人都懂,他只是想求个“健康”的好意头。
2025年9月25日,北京电影学院发布拟聘公示,一个叫“张小童”的名字出现在表演学院高水平教师的列表中。
很多人一时没反应过来,那正是张嘉益的原名。
三十年跑下来,从一个剧组的“工具人”,到现在的高校老师,他用行动走完了一条不容易的路。
更巧的是,这份公示出来没几天,10月2日,正值国庆期间,第八版刊发了张嘉益的署名文章。
他讲的是“记录普通人的努力与真诚”。
文章里没有一句炫技的话,全是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他说演《装台》的时候,他在西安城中村住了一个月,天天跟“装台人”混在一起。
不是为了体验生活,而是为了演的时候心里有底。
在张嘉益看来演员的责任就是让观众在作品里看到自己,也看到生活其实还有解法。
他走过的每一段路、扛下的每一场病,都不是为了装可怜,而是为了让角色更像一个“人”。
从不解释自己的痛,也从不消费自己的病。
张嘉益把那些别人看不到的咬牙坚持,全都藏进角色的每个眼神里。
他不常上热搜,但他演的戏,很多人都记得。
结语
愿张嘉益今后的日子少些疼痛,多些安稳,创造出更多好的作品。
就像他说的那样普通人的努力与真诚,也值得被记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