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个人并不推荐,因为《风林火山》观影门槛太高。
Kim评分:9/10(前方剧透警告⚠️)
我知道你们不认可这个分数,相信大部分观众都看得一头雾水,我也理解为何口碑两极化。所以,尽管个人极度推崇《风林火山》,但或许只是刚好臭味相投,对于大众影迷而言,较瘦并不推荐。
▼门槛高在哪?首先观影预期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长达十年的等待,还是空前绝后的阵容,都让《风林火山》成为香港影史的都市传说,观众的胃口被吊得过高,自然翻车的风险也越大。结果影片一上映,就这?
其次观众摸不清影片的定位,《风林火山》到底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按理说警匪题材基本就是商业片的卖相,但是风格导演麦浚龙×影帝阵容×戛纳闪亮登场,又让影迷嗅到文艺片的味道。直到戛纳首映毁誉参半,观众的预期不得不再次调头,既然连专业人士都没有给予《风林火山》一片好评,那么这部影片肯定是商业片无疑。
于是乎,当影片落地国庆档,万分期待的影迷欢乐的走进影院,本打算在大荧幕上纯纯欣赏男神耍帅时,岂料麦浚龙居然整了一部文艺片?是,耍帅场景也不少,但是大段的文戏和隐晦的对白是什么鬼?
第三个门槛就在于,影片的叙事非常简练,要求观众集中精神两小时,不错过每一个关键线索,才能领略故事的全貌。诚然,这个要求对于文艺片影迷(甚至烧脑范)并不算高,但是基于前面两道门槛,相信大部分《风林火山》的观众都是来看爆米花电影的,根本没有这个耐心啊!
而且麦浚龙把叙事简化到极致,整部影片都是按1-3-5-7-9推进,中间缺漏的2-4-6-8统统需要观众结合前后剧情自行解析。那么问题来了,观众一个不留神,错过某条线索,哦豁,整个故事瞬间断链,即使后续认真观影,也很难再补齐这块碎片。
所以说,较瘦非常理解观众的懵逼与差评,因为电影本身是一种消费品,曲高和寡就注定与票房无缘,因为《风林火山》没有权力要求观众保持平常心走进影院,还得打起两个小时的精神……
▼只是外在美?有意思的是,尽管故事难懂归难懂,但对于《风林火山》的外在美,坊间意见倒是大差不差。从画面影调到造型设计,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近乎强迫症的个人风格,或许就是麦浚龙的艺术魅力。
甚至眼尖的影迷,还能在《风林火山》里看到王家卫的构图特征、银河映像的打光习惯与哥谭市的城市氛围,而且这些视觉元素不是简单拼贴,而是有机融合最终形成麦浚龙的个人风格,以致于大部分观众会认为《风林火山》流于表面,是一部形而上的作品。
不过,如果在进场之前稍微保持平常心,再聚精会神两个小时,或许你会发现《风林火山》的形式其实在为内容服务。
以开场李雾童(金城武饰)的奇葩睡房为例,把卧室设在废弃的隧道当然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借助空旷的环境来表达人物的疏离感。尽管大佬李珀山被软禁在医院后,作为次子的李雾童就代管整个桥言集团,但他终究不是父亲心目中的继承人,这从李雾童与父亲的对话就能看出,李雾童跟父亲报喜(思欣怀孕,即李家有后),父亲却只关心长子李文狄(杜德伟饰)在哪里。继续看下去会发现,桥言集团里的一众元老,不是李珀山的亲信,就是靠不住的骑墙派,压根就没有李雾童的嫡系势力。事实上,李雾童唯一值得信赖的,就只有女友刘思欣(『高圆圆』饰),也只有思欣在真心助他上位。当观众看清楚李雾童的关系网,感受他在集团内孤立无援的处境,就能理解开场奇葩睡房造型设计的象征意义。
在《风林火山》里,类似的烧脑叙事设计很常见,即影片抛出一个问题,不会马上给出答案,而是把线索分散在后续剧情里,需要观众自己去凑齐拼图,还原故事的原貌。
再比如杀手程文星(『古天乐』饰)与小叶(『姜珮瑶』饰)养伤段落,程文星在安抚小叶的时候,突然把她按到水里,然后告诫死亡边缘的小叶,杀手不要有感情。这段看似突兀的戏码,直到影片尾部才补齐碎片,杀手组织最后接到两个关联任务,任务A是杀掉李文狄,任务B是除掉企图暗杀李文狄的杀手(即接任务A的人),任务发布之后,整个杀手组织气氛悲凉到极致,当欢姐(鲍起静饰)让程文星挑选衣料时,全片迎来唯一的泪点,『古天乐』演技满分。原来,同一个组织的杀手,有一天也会自相残杀……于是乎,程文星接任务A,小叶与哑巴(黄伟文饰)接任务B。最终程文星PK哑巴时,两位杀手都做到无情;而程文星PK小叶时,两位杀手都做到留情。换句话说,其实程文星对小叶有感情,这个细节很微妙,人物弧也很美。
▼影片说什么?当影片莫名其妙结束时,相信观众最大的疑惑,就是影片到底在说什么?其实答案就藏在麦浚龙的对白里。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其实麦浚龙有参演《风林火山》,饰演那位最有分量的人肉炸弹,卧底麦俊贤(这名字还不明显么),这个角色两次提到「洗牌」关键词,而洗牌正是影片的立意所在!
关于洗牌,有很多种理解,比如肃清罪恶、势力更迭又或者改变思路。事实上,《风林火山》让较瘦联想到两部作品,银河映像的《暗花》与古龙的《流星·蝴蝶·剑》,都是卷入江湖大阴谋的主角🎭️,试图凭一己之力改变格局,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局里的棋子。
《风林火山》也是类似的设定,包含两个“洗牌”故事:李雾童对家族生意的洗牌,狄文杰(梁家辉饰)对邪恶势力的清洗。
▼李雾童的洗牌李雾童的主线很好理解,他代表家族新势力,打算利用人类对西药的依赖,来取代传统贩毒生意,从而将桥言集团彻底洗白。而父亲李珀山与哥哥李文狄(甚至集团一众元老),则代表家族旧势力,他们目光短浅,不愿改变格局,迟早会葬送整个集团。
于是乎,李雾童开启洗牌计划,目标很简单,就是铲除所有反对派。第一步就是杀掉父亲李珀山,而且为了转移焦点,还先在铜锣湾无差别袭击路人,从而为医院大爆炸进行铺垫。第二步则是对集团元老威逼利诱,除掉李珀山的死忠蛇与鼠,并收买一众骑墙派。第三步就有意思了,利用李珀山的葬礼,引哥哥李文狄现身,然后雇佣杀手除掉李文狄。
走到第三步观众才发觉,医院大爆炸可谓是一石二鸟局,既能除掉食古不化的老父亲,又能引潜水多年的哥哥现身,从而完美做到铲草除根。
然而机关算尽的李雾童却忽略了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内部的骑墙派代表鬼叔(林俊贤饰),一个是外部的警方代表狄文杰,所以最终落得个重伤昏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集团内部的话事权旁落鬼叔,至于身怀龙种的思欣注定成为傀儡。
影片至此戛然而止,观众又是一脸懵逼,鬼叔PK思欣究竟鹿死谁手啊?桥言集团最后怎么样了?呵呵,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桥言内斗不过是大棋局里的小棋局。
▼狄文杰的洗牌熟读《暗花》与《流星·蝴蝶·剑》的老司机都懂的,尽管李雾童看似影片主角🎭️,但真正的幕后大佬,其实是狄文杰所代表的警方势力,而狄文杰这条暗线才是影片的正统立意,至于李雾童不过是大局里的一枚重要棋子而已。
狄文杰的出场完全采用生活流叙事,通过在案情讨论会上简单发言,点明其前总督察的特殊身份,由于着墨不多,观众很容易把他当成配角甚至旁观者,殊不知麦浚龙是在让他扮猪吃老虎。
从影片后半段开始,狄文杰的戏份开始加重,有两场戏很微妙。一场是警察学校的授课,提到狄文杰的妻子被虐杀,从侧面反映出狄文杰嫉恶如仇的性格,同时授课行为又代表他深谙犯罪心理学而且沉着冷静。另一场是狄文杰把情报中间人肥沙抓到车内,探查李雾童的情况,无意中得知好兄弟王志达(刘青云饰)与桥言集团有勾结,按常理此时狄文杰应该举报王志达,然而并没有,这当然不是什么兄弟情作祟,而是狄文杰开始布局。
注意接下来的重庆大厦扫毒行动,狄文杰意味深长的问王志达,“这个行动你来指挥?还是我来指挥?”潜台词就是,“我已经知道你有问题,如果你来指挥,我会盯着你”。
再结合狄文杰请刘思欣协助调查,并当场点破“李雾童的洗牌计划”,但是却按兵不动,并没有对李雾童与刘思欣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可见狄文杰已经从旁观者逐渐转变为参与者,而且主打一个将计就计×黄雀在后。
于是乎,狄文杰顺水推舟答应李雾童,允许通缉犯李文狄回来参加父亲葬礼。至于江湖上放出杀掉李文狄的暗花,狄文杰肯定也是知情的,注意暗杀李文狄的任务里提到“现场有八个警察”,实际上程文星混入葬礼现场时,明显不止八名飞虎队员,估计有十几个人,这显然是狄文杰偷偷增配了警力。
最终图穷匕见,狄文杰成功除掉李家两兄弟,然后把锅甩给程文星的刺杀任务。这里看似大团圆结局,甚至有人认为是坏人死光的主旋律,其实不然,因为狄文杰清洗邪恶势力的行为,存在诸多法外手段,严格来说算是以暴制暴。
看到这里,《风林火山》的立意呼之欲出,所谓洗牌,不单指李雾童清洗家族旧势力,也不仅是狄文杰清洗城市罪恶,更重要的是狄文杰除恶思路的转变。当狄文杰看清城市罪恶的本质,意识到按部就班的合法手段难以快速清理毒瘤时,他毅然选择转变思路,采用魔鬼的方法来对付魔鬼,显然狄文杰的行为是充满争议的,这种反英雄式的结局,在当下的国产片并不常见。
▼为什么1994年会有『智能手机』?只能说……你问错了问题所以得不到答案。
《风林火山》是一个虚构的香港,由于核辐射☢️的影响,整个城市笼罩在风雪之中,这种特殊的设定象征着大环境暗流涌动,城市充满肮脏与罪恶。
稍微留意一下近年来的国产犯罪题材,清一色都是虚构的城市,又或者把背景设在东南亚国家,现在《风林火山》居然发生在香港,这明显“不合时宜”,所以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把影片背景的年代“修改”成1997年以前。
事实上别说『智能手机』了,从建筑风格、交通工具到重型枪械,都明显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配置,只不过观众对手机造型比较敏感,才会质疑1994年怎么有『智能手机』?
较瘦以为《风林火山》原始的年代设定,就是当下,即2017年,只不过为了拿到龙标,只能强行把时光倒流,仅此而已。
听哥一句劝,如果你打算观看《风林火山》,又不想浪费电影票的话,那么强烈建议观影时保持平常心,同时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且耐心的看完两个小时,因为你的观影态度会决定你对影片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