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7岁庞学勤再婚娶56岁高山英子,儿子亲自为他们牵线搭桥

2006年,77岁庞学勤再婚娶56岁高山英子,儿子亲自为他们牵线搭桥

2006年2月清晨,长春的气温依旧徘徊在零下十度,庞家老宅的窗玻璃被暖气蒸得模糊。77岁的庞学勤静静坐在餐桌旁,久久未动筷。妻子杨洸去世已近两年,生活的节奏仿佛被抽走了。突然,电话响起,远在上海拍戏的次子庞越开口道:“爸,晚上一起吃顿饭,我有个老朋友想给您介绍。”简短的一句话,把庞学勤的思绪带回了不远的往昔。

饭约定在一家安静的日式小馆,灯光柔和,竹影在屋檐下轻摇。推开门,庞学勤看到高山英子——短发,素色毛衣,举手投足间依旧带着当年拍戏时的沉稳。十多年前,两人曾在片场见过面,但并未深谈。彼此年纪已大,但却都能识得对方的底色:一个是党培养出的“银幕硬汉”,一个则是出身中日家庭、在长影教唱歌的温和女子。坐下后,高山英子递给庞学勤一小盒梅子,说是从日本老家带来的。庞学勤接过,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彼此多年军旅与剧组的磨砺让两人省去寒暄。

回忆从1947年开始。那年14岁的庞学勤随阜东县文工团赴前线巡演,在敌机轰鸣中,他为伤员包扎,并拉胡琴唱《吕梁英雄传》。三年后,他转为炮兵连政治指导员,前途似乎在军中一片光明,却因一纸调令,赴北京电影学校。许多人为他惋惜,但他却只说一句:“部队需要我学电影。”1955年,《边寨烽火》让他首次为观众所知;1959年,《战火中的青春》中的雷振林形象更让同行为之震惊。导演王炎当初坚持:“就要他那股倔劲。”这一点也成为了角色的灵魂。

高山英子的回忆则始于1950年。她那一年出生在长春,父亲是中文排字工人,母亲是滞留中国的日本会计。文化夹缝中的成长使她既能唱《雪绒花》,也能哼《南泥湾》。大学毕业后,她在小学教了13年音乐,直到1980年代调入长影配乐组,并与杨洸因拍片排练成为了闺蜜。提起杨洸时,她轻声说:“要不是杨姐,我们未必坐在一起。”庞学勤听后默默点头,指节微微发白。

时间转到1960年。为了拍摄《烽火列车》,杨洸因过度用眼,患上了“尖端劳损性眼疾”。此时的庞学勤正忙着为《林海雪原》寻找外景,尽管如此,他还是抽空来回奔波,照顾生病的妻子。医生叮嘱她不能洗头,他便在医院的走廊搭了一个简易水盆,每隔几日为妻子擦拭面颊。有人劝他请护工,但他坚持:“自己人,轮不到外人。”照顾长达45年,庞学勤始终认为这只是自己的责任,从未当成“感人事迹”。

高山英子则常常在电话铃声响起时,提着鱼汤从配乐间赶往杨洸的病房,顺带给庞学勤带上一包烟。多年友情在病榻边悄然生根。1990年代初,杨洸病情有所稳定,高山英子赴日照顾体弱的母亲。临走前,两位姐妹在长影门口合影留念,杨洸笑意温暖,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了永别的见证。

2004年6月15日凌晨,庞学勤刚结束厂里的例会,回到家便听到妻子突发心梗去世的噩耗。守灵期间,厂里的老同事站满院子,没人敢主动开口安慰他。72小时后,庞学勤照常去制片科签署《大雪封山》的调度单。当有人问他怎么能撑得住时,他平静回答:“工作排好了,不用改。”虽话语平淡,但眼圈已是通红。此后,家中的声音大幅减弱,连电视机📺️也鲜少打开。

两年后,庞越打破了沉寂。他先致电高山英子:“姨妈,陪我爸吃顿饭吧,他最近话少得可怕。”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最后回应了一句:“好的。”于是,饭局在那家小馆得以成行。席间,高山英子提起在东京陪母亲看落日的情景:“老人其实什么都不缺,就缺个说话的人。”这句话一出,庞学勤与她对视,沉默了片刻。那晚的晚餐仅用了一小时,两人却聊到了餐馆打烊。

随着春天逐渐进入夏季,庞学勤与高山英子的交流逐渐增多。一次在南湖公园散步时,庞学勤忽然停下,低声对高山英子说道:“咱们凑合过吧?”高山英子愣了几秒,简短地答道:“行。”这一问一答随风飘散,旁人未曾察觉。2006年9月,他们在民政局登记结婚。登记员看到两人的年龄差,笑着问:“老爷子还挺年轻。”庞学勤摆摆手,说:“证快点批,我们赶着回片场。”

世人总爱谈论年龄差和国籍差,却忽略了77岁的庞学勤依旧剃着拍戏时常有的平头,而56岁的高山英子仍习惯随身携带调音叉。婚后,两人未办宴席,只是请了几位故旧在家喝了碗长寿面。有人为高山英子抱不平:“改嫁会被指指点点。”她淡然回答:“日子自己过。”也有人替庞学勤担忧:“再婚怕影响名声。”他摆手:“名声不如晚饭有人陪。”

次年,《智取威虎山》修复版在北京首映,庞学勤受邀出席。映后采访中,当记者问起家庭近况时,他只是点了点头:“很好,谢谢。”这三个字背后,是厨房里那碗适合老年人口味的温粥,是客厅茶几上那小盒时令梅干。高山英子继续在音乐圈担任顾问,偶尔为老伴修改台词重音:“这里的‘同志们’音调别太平。”庞学勤微笑着重来,收放自如。

时间进入2010年代,庞学勤与高山英子各自依旧忙碌着,但始终会准时把晚餐留给对方。也许,庞越当初的“牵线”并非为了替父再寻伴侣,而是为了让这两位老朋友在余生的岁月里并肩同行。尽管世界的喧嚣已远去,胶片的时代也早已被『数字化』取代,但在他们宁静的庭院里,黄昏与清晨依旧清晰可见。

特别声明:[2006年,77岁庞学勤再婚娶56岁高山英子,儿子亲自为他们牵线搭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数据中心』中央空调改造如何选型磁悬浮主机(『数据中心』中央空调)

随着能效要求的提升和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考虑对原有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其中磁悬浮主机因其高能效、低振动、长寿命等特点,成为热门选择之一。 1.制冷量与调节范围:主机制冷量需覆盖『数据中心』设计负荷,…

『数据中心』中央空调改造如何选型磁悬浮主机(『数据中心』中央空调)

我要逆风去同样喜欢“高屹”,钟楚曦与吴宣仪对比,差异明显(我要逆风去同人)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剧情中,也通过钟楚曦和吴宣仪的精湛演技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为观众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少女心事。吴宣仪饰演的向朝阳则更多地展现出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的挣扎,她的表演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我要逆风去同样喜欢“高屹”,钟楚曦与吴宣仪对比,差异明显(我要逆风去同人)

宇宙如何从虚无中诞生?解读神秘的量子力学!(宇宙怎么从无到有)

这意味着,即使在看似空无一物的真空中,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比如 10 的 - 43 次方秒,物理学中称为 “普朗克时间”)随机产生一对“虚粒子” 与 “虚反粒子”。 物理学家推测,138 亿年前,在量子真空…

宇宙如何从虚无中诞生?解读神秘的量子力学!(宇宙怎么从无到有)

晚上吃橘子真的会发胖吗 科学解释来了(晚上吃橘子对身体好吗?)

  关于晚上吃橘子是否会导致体重增加,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夜晚身体代谢减缓,吃橘子会让糖分堆积从而长胖;也有人觉得橘子富含营养,适量食用不会影响体重。晚上吃橘子会不会发胖?本文将深入探讨晚上吃橘子与体重变化之间的联系。_no_filter

晚上吃橘子真的会发胖吗 科学解释来了(晚上吃橘子对身体好吗?)

4位“良心”反派角色,从头坏到尾,哪一个令你恨得牙痒痒?

徐莹莹这个人的一系列行为令人不寒而栗,首先她在石碑上做文章,让李世民误以为是武媚娘在垂涎他的皇位。江玉燕的野心驱使她不断作恶,从杀害姐姐到伤害铁心兰,她的每一步都在为自己的权力梦想铺路。 琉璃中的昊辰,表面…

4位“良心”反派角色,从头坏到尾,哪一个令你恨得牙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