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部老剧,让你一提起就感觉时光倒流?《渴望》就是这么个例子。当年它火到不行,收视率冲到98%,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看。现在回头聊,剧里不少演员的人生轨迹已经画上句号。先说个近点的,2024年的时候,郭连文走了,享年71岁。可能年轻人不太熟这个名字,但老一辈观众肯定有印象。他在《渴望》里就露了个脸,演个工人角色,戏份不多可挺抓人眼球。后来他专攻特型演员这条路,反复演刘少奇同志,一演就是好多部戏。这类演员其实挺辛苦,得长期控制体重,揣摩神态,就为求一个“像”字。郭连文自己说过,演多了压力反而变大,因为观众眼光越来越挑。这行当不容易,能坚持下来的都是真热爱。
话说回来,为什么《渴望》能成经典?它故事简单,讲个母亲养孩子的日常,但偏偏戳中人心。那时候物质条件差,电视剧制作也糙,可演员们凭演技硬是撑起了全场。比如张凯丽演的女主角🎭️,一下子红遍全国,还有『李雪健』,现在照样是演技派代表。不过今天重点聊的是几位已经离开的演员。蓝天野这个名字,听着的确带点仙气儿。2022年他去世时,享年95岁,算是高寿了。在《渴望》里他演王子涛,那个宽厚老知识分子,整天为儿女操心。观众当时挺意难平,因为剧情里他和老伴儿没见上面。但蓝天野更出名的角色是姜子牙,1990年《封神榜》里那个白胡子老道,往那儿一站就有范儿。
其实蓝天野的本行是话剧,舞台上折腾几十年,拿过金狮奖这些大奖。现在年轻人可能对话剧不感冒,但那个年代,话剧演员功底都扎实。再说郑乾龙,他2007年因病去世,才65岁,有点可惜。在《渴望》里他演罗冈,是个高材生角色,理智又浪漫。郑乾龙演戏不爱搞花架子,专注挖人物性格,他曾说男子汉气概不在长相,在做事态度。后来他在《红楼梦》里演林如海,戏份少可造型儒雅,让人一眼就记住。这类演员现在不多了,能沉下心琢磨角色的。
当年追《渴望》的那拨人,现在早当爹当妈了,偶尔电视上重播,还会停下来看两眼。剧里演员有的退隐享福,有的还在圈里打拼。那三位去世的,消息传开时,好多人才惊觉“原来他们已经走了”。有点像翻老相册,突然发现某个熟悉面孔再也不出现。行业里这种悄无声息的离别其实常见,尤其老戏骨,不炒新闻不刷流量,慢慢就淡出视线。但好作品留得住,《渴望》到现在还有人提,说明剧本和演员都硬核。
特型演员这路子,郭连文走得挺稳。他演刘少奇同志,从体型到神态都下功夫,身高近一米八,体重常年控在70公斤左右。这类角色演多了,容易定型,可他反而觉得难度递增,因为得避免观众审美疲劳。对比现在『娱乐圈』️,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反而这种专精一道的更值得敬重。蓝天野也是,话剧舞台上的成就比影视还高,获奖无数,被尊为德艺双馨。现在看《封神榜》重播,姜子牙出场时,弹幕还飘过“老戏骨就是不一样”。
郑乾龙那边,他演罗冈时的专注劲,有点像下棋高手,不急于落子,先观全局。这种表演风格当时挺受捧,现在看也不过时。可惜他走得太早,没赶上后来影视业大爆发。不过话说回来,演员的价值不在曝光度,而在角色生命力。就像《渴望》里那些家常里短,放今天可能嫌俗套,但当时就是真实。现在有些剧投资大特效炫,反而没那味儿,可能缺的就是这份接地气。
1980年代末《渴望》开播,到现在30多年过去,社会变天翻地覆,电视剧从『奢侈品』变日常消遣。但不管技术怎么进步,好故事加好演员永远是核心。那三位离开的演员,郑乾龙、蓝天野、郭连文,他们用角色在观众记忆里占了块地儿。哪天偶然看到他们的老剧照,或许会叹一句“时光啊”。这就是经典的魔力,它让短暂的生命在屏幕上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