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可能没注意,但今年59岁的李胜素,在京剧圈里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其实好多人一提到她,最先想到的不是她台上有多风光,而是她台下那种特别的生活状态。你看啊,她到现在都没结婚,也没孩子,可身边偏偏有个男人陪了她快30年。这事要是搁别人身上,早被传得满天飞了,但李胜素却一直挺淡定的,该干嘛干嘛。
你知道最让人意外的是什么吗?不是这段关系本身,而是大家居然猜了这么多年,也没猜出个所以然来。去年不是有档节目采访她吗,当时主持人还绕弯子问过这个,李胜素就笑了笑,说了一句,“工作上的搭档,处久了就像家人一样”。这话听起来简单,可背后藏着的,是她这么多年来的坚持和清醒。
聊到这不得不说,前阵子她还碰上件闹心事儿。有些网友在网上乱传话,故意歪曲她在香港的采访内容,说什么她感情生活复杂之类的。李胜素知道后也没忍着,直接找了律师,把造谣的人给告了。后来官司赢了,她还在『社交平台』上发了段话,意思很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别以为躲在屏幕后头就能胡说八道。
现在回头看,这件事反倒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她的另一面。她不只是个京剧演员,还是国家京剧院一团的团长,整天忙着带年轻人排戏。今年8月份,她还在排新戏呢,照片里的她站在排练厅,眼神特别专注。那种状态,根本不像被流言困扰的人。
而真正关键的是,陪在她身边那个男人,其实是她的老搭档于魁智。两个人合作了27年,演过的戏数都数不过来。像《龙凤呈祥》里的刘备和孙尚香,还有新编历史剧《满江红》,每次上台都能镇住场子。有一回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打金砖》,台下坐满了外国观众,谢幕的时候掌声响了足足五分钟。
但你可能想不到,他们第一次合作还挺偶然的。那是1998年,在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台湾的剧作家贡敏安排他们同台演出。当时谁也没料到,这一搭就是小半辈子。于魁智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李胜素在台上特别稳,一开口就能把人物演活。而李胜素也觉得,于魁智的节奏感好,鼓点一响,俩人的配合就跟呼吸一样自然。
类似这样的搭档,在其他行业也挺常见的。比如花滑界的张丹和张昊,他们一起拿了那么多奖,可最后也没成情侣。张昊后来受伤,张丹体重增加,合作慢慢就停了。现在想想,工作上的默契能不能延伸到生活里,真的得看缘分。李胜素和于魁智就属于那种,台上是黄金组合,台下各过各的,谁也不越界。
其实早年间的李胜素,也不是没经历过感情上的波折。她10岁就进了县豫剧团,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功。那时候剧团里有个京剧鼓师,经常陪她排练,帮她纠正动作。时间长了,两个人慢慢走到一起。可后来李胜素越来越忙,演出一个接一个,鼓师需要陪伴,她却需要理解,最后只好分开。
那阵子她挺难过的,就把所有精力都扑在戏上。现在回想起来,她说那段时间反而让她更清楚自己要什么。她不是不想谈恋爱,只是觉得缘分没到,强求不来。而于魁智呢,人家有家庭,妻子特别支持他的工作,从来不会因为合作多就想东想西。
为什么大家对他们的事这么感兴趣?大概是因为这种关系太少见了。很多人觉得,一男一女相处这么久,肯定有点什么。但李胜素说过,京剧搭档讲究的是信任,不是感情。这有点像下棋,你走一步,我跟一步,靠的是多年练出来的直觉。
从数据能看出来,京剧行当里这样的搭档其实不少。但能像他们这样,合作27年还没散伙的,真不多见。去年有场演出,于魁智在台上差点摔了,李胜素一个眼神就把他带回了节奏。后来有观众说,那一下简直神了,比剧本还精彩。
而真正让人佩服的是,李胜素从来不让私事影响工作。她带团的时候特别严格,一个动作不对就得重来。年轻演员有时嫌累,她就说,“我当年练功,冬天手都冻裂了,也没喊过停”。现在她培养了不少好苗子,有的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说到她的生活态度,其实挺值得琢磨的。她不爱凑热闹,私下聚会聊的都是戏。有回朋友问她,为什么不找个伴,她说,“有戏演,有徒带,日子够充实了”。现在想想,她这种活法,反而比很多人更清醒。
类似的情况,在艺术圈里也不是没有。但像她这样,能把工作和生活分得这么清楚的,确实少见。去年有媒体采访她,问她对婚姻怎么看,她只说了一句,“顺其自然”。这话听起来简单,可背后是她大半辈子的感悟。
现在59岁的李胜素,照样登台,照样教学生。前几天还有人在剧院碰到她,她正和于魁智排新戏,俩人有说有笑的。那种状态,根本不像快60的人。或许对她来说,京剧就是最大的寄托,而搭档的陪伴,只是锦上添花。
最后再说回那场维权官司。她赢的不只是赔偿,更是一种态度。她告诉所有人,艺术工作者不是好欺负的,谣言传多了,总会反噬。而这件事之后,她的口碑反而更好了。很多人说,李胜素活成了他们想成为的样子,独立,清醒,从不随波逐流。
其实现在再看她这一路,你会发现她早就想明白了。婚姻不是必选项,工作才是。而那个陪了她27年的男人,与其说是伴侣,不如说是知己。这种关系,可能比爱情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