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派小晴
编辑|小娄
据说『娱乐圈』️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演员的命运往往会跟爆火的角色大同小异。
有很多『明星』️都对此深信不疑,可男演员李保田却对此不以为意。
他不仅在镜头面前当众痛骂自己爆火的角色,而且还将剧组制作方告上了法庭。
有人猜测李保田那么狂,是因为背后有资本在撑腰。
但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
李保田身后不仅没有任何势力,反倒78岁的老年生活在近期曝光,还一度让人唏嘘。
既然背后没有人撑腰,那李保田为什么敢那么狂呢?
如今的他又是怎么样的呢?
近日,一位维修工在网络上曝光了李保田的生活近况。
不同于其他爆火后享清福的『明星』️演员,李保田隐退影视圈后,跟普通人的日子没啥两样。
在拍摄的照片中,有人认出了他定居的住所。
并非是租金昂贵的高楼大户,反而是价格亲民的老旧社区。
据这位维修工所说,当天他接到订单上门维修,没想到一开门就是一级演员李保田。
他很激动,按耐住性子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后,小心翼翼地问能不能合影。
在别人家提出合影,很可能会泄露隐私。
维修工本人也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可没想到,李保田不仅没有拒绝,反倒还非常平易近人。
张罗着让维修工也坐着一起合照。
在一墙图书中,角落的两桶矿泉水显得格外显眼。
相较于别的演员喝的高级矿泉水,李保田还是秉持着简朴的风格,只喝十元的桶装水。
虽然住处有些杂乱,李保田的脸上也爬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
但照片一流出,还是有不少人直呼:那个熟悉的李保田又回来了。
的确,如果说要提名几位影视圈里最真实的演员,那么李保田必定榜上有名。
在很小的时候,他就跟别的同学不一样。
当别人都在全身心想着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学校时。
李保田就躲起来看电影。
那会儿影视片不多,他将一部片子翻来覆去地看,来回钻研里头的人物角色。
兴许是这个不同寻常的男孩吸引了老天爷的注意。
当戏曲学院来学校里招特长生时,李保田很幸运地被选中了。
戏曲里有五种角色,而李保田偏爱丑角。
他觉得丑角不像其他角色那样“有架子”,演起来很自由很过瘾。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便能将丑角演得活灵活现,比一般角色更能打动人心。
原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会跟戏曲打交道。
没想到在1983年,一个新的机会改变了李保田的一生。
那会儿电影《闯江湖》正在招募丑角张乐天的人选。
李保田一看扮演丑角正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就报名参演了这部作品。
这次经历刷新了他对于演戏的认识。
他开始意识到表演有很多种形式,戏曲只是其中的一种。
跟选择丑角的原因一样,李保田骨子里是不甘心拘束的人。
所以在电影拍摄完毕后,他思前想后,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他不想再干留校工作者的活儿了,他要迈进影视圈去表演。
想法很美好,可现实却很残酷。
最开始没人知道李保田是谁。
他只能通过四处试戏,碰得“可能的机会”。
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终于争取到了电影《流浪汉与天鹅》里头流浪汉的角色。
这个角色并不难演,可李保田却给自己硬上强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角色的沧桑,他在太阳下暴晒三日。
当时有不少人都说李保田疯了,但电影一播出,观影率高得惊人。
对此,李保田表示:就是要真实,才能打动人。
在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要拿暴晒三日这件事大做文章。
可没想到,在拍摄结束后,李保田不仅没有拘束在角色带来的光环里。
反而又马不停蹄地去挑战下一个角色。
1991年,他获得了与『张艺谋』导演合作的机会。
如果说之前只是不温不火的小角色。
那么在《菊豆》这部作品里,李保田正式在国际上亮了相。
一般的演员碰上这个机会,都会忍不住吹嘘一番。
可李保田却始终保持着不骄不躁的心态。
他不拘于饰演某种特定的角色,而是一直保持着向上的劲头往前冲。
兴许上天也喜欢这样自由勇敢的人。
1996年,李保田在古装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成功爆火。
数不清的剧本往上递,片酬也越来越高。
彼时的李保田,再也不是那个为拍戏四处奔走的新手演员。
而是收视率的保障,而是家喻户晓的一线男演员。
有人说他终于可以歇歇了。
但李保田非但没有歇,反倒还以更加专业的态度去拍戏。
他会为了演好八十几岁的老人,用漂白剂将自己的头发染白。
重复练习老年人走路和说话的姿态,反复琢磨台词的停顿换气。
只为了在镜头面前展现最真实的最接地气的角色。
有好些科班出身的演员都自愧不如,说李保田确实专业。
还以为从此星途坦荡,没想到是一步步走向泥潭。
影视圈的水太深了,而李保田又是个性子太直的人。
在很多事情上,他总是会因为过于耿直而得罪人。
在出演《宰相刘罗锅》时,剧方想多赚点钱,就要求李保田再来拍摄几十集的画面。
如果当时李保田能接受拍摄,就能多得到一笔可观的片酬。
可他却摇头拒绝了。
理由是剧情已经讲完了,没必要为了赚钱拍废一部好作品。
当时李保田并不知道这个拒绝意味着什么。
直到接下《钦差大臣》的剧本,却发现剧方在背后同样偷加画面时。
李保田才得知:赚黑心钱,是影视圈的常态。
他不愿意跟这种人同流合污,一气之下将剧方告上了法庭。
当时有很多人对他这个举动表示震惊。
有前辈偷偷提点他,说在这行不能太较真。
彼此都有利可图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
李保田何尝不知道呢?
可昧着良心赚钱,他做不到。
打官司的时间不长,李保田也成功捍卫了自己的权益。
但影视圈里的资本却将他视作了眼中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保田都处于无戏可拍的状态。
有人暗中劝他服个软道个歉,脊梁该弯就弯。
但李保田却表示:这是原则问题,自己一步都不能让。
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被打压,不亚于丢了饭碗。
李保田成为了影视圈里奇怪的“异类”,没有人敢请他拍戏。
知道这个行业太多的秘密,看见过周围太多无能为力的表情。
李保田感到非常心累。
他离开了影视圈,在山东的某个小地方养老。
由于有不少人不明白李保田离开影视圈的真实原因。
只听说他公开吐槽令自己爆火的角色,将剧方告上了法院。
对剧本要求非常严格,演戏也总是一板一眼的。
所以有不少人都给他贴上了“不好合作”的戏霸标签,觉得他是在耍大牌。
对此,李保田的儿子李彧忍不住替父亲喊冤。
尽管父亲真的对剧本的挑选非常严格,但他并不是有意挑刺。
而是希望能将最好的表演呈现给观众。
最开始在进入影视圈时,有不少人说他是靠着父亲的名声才拿到的剧本。
李彧感到非常冤枉,忍不住去找李保田抱怨。
原以为父亲会安慰自己,没想到李保田却鞭策他要努力,不要忘记演戏的初心。
回顾李保田的一生,会发现他对儿子说出这番话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