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件事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耳边嗡嗡作响。那股强烈的权力气息,仿佛透过屏幕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感到窒息。换成任何人,估计都承受不了这种压迫。
那是零下二十度的寒冷天,片场一片雪白,孙菲菲刚结束拍摄工作。就在她收工后,三个圈内的人堵住了她的去路,副导演、摄影师和导演助理,都是圈内人,完全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
他们先是用言语攻击她,紧接着朝她吐口水,甚至动手,十几分钟后,孙菲菲倒在冰冷的雪地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血染了她的头发,身体多处受伤,失去了意识。她的助理尝试报警,却当场被抢走了手机。
剧组内的工作人员站在一旁,有的选择后退躲避,有的则劝她别闹得太大声,毕竟闹大了,今后怎么在这个圈子里生存?那时候,她或许还没意识到,这句话,后来成了她生活的座右铭。
她一直是个认真的演员,然而认真反倒成了错。剧本有问题时,她提出意见;拍摄安排乱了,她站出来指出。导演面子挂不住,周围的人觉得她多事,这一切最终成为别人动手的理由。
那部戏的男主角🎭️杨树鹏,演技和台词都十分出色,完成一条就过,但拼命也没有用。她的戏份逐渐被删减,镜头被剪掉,角色被换掉。甚至连经纪公司都劝她低调点,避免引火烧身。
案件上报后,警察立案,法医也进行了伤情鉴定,可最后依然没有任何结果。打人的几个人,依旧拍戏、领奖,依然在电视上频繁露脸。
而孙菲菲,就像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人提起她,也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她成了『娱乐圈』️里一个不可触碰的秘密,一个“麻烦”的标签。
『娱乐圈』️的水深远不止她一个人的困境。回想2018年那场韩国的风暴,多少大人物跌入泥潭,最终入狱的入狱,道歉的道歉。可在国内,类似的事件闹到热度高了几天,网友们争论几番后,受害者反倒被讽刺为蹭热度,最终大家都当没听见。
新闻稿说是“误会”,剧组口径一致,还给她扣上了“情绪不稳定”的帽子,这套操作简直熟悉至极。女演员一旦说不,便被指控为不配合,男导演打人,则被冠上脾气大的标签。一句“她难搞”,几乎能解决所有问题。
孙菲菲的经历,仿佛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行业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的运作模式。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但没人愿意正视这层现实。
今年七月,这件事再次被翻了出来。朋友圈里有人分享,说正义虽然迟到,但最终会到来。网友们开始挖掘细节,发现那几个人根本没事,依旧接戏不断,作品照样在平台上播出。
孙菲菲的微博最后一条更新停留在2017年,照片中的她戴着帽子,脸色苍白,文字写着“还在努力生活”。那一瞬间,我心里五味杂陈。她当年遭受的那几拳,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我们这些人,也早忘记了当年的事。隔三差五,总有新的故事浮出水面,大家争论几天后,便翻过这一页。而总有人问,为什么受害者不早点说出来。可她若早说又能如何?
十五年前,『社交媒体』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她的一句话,一旦说出去,可能连个水花都没有,能活下来已经算幸运。她要抗争的,不仅是一个剧组,还有背后的资本、媒体,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发声。
时代在变,现在的年轻人更敢发声,也更加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今,舆论的力量使得很多丑闻无法再被掩盖。吴亦凡、李云迪等人,都为『娱乐圈』️的黑暗面付出了代价。
孙菲菲那一代人,仿佛为后来的演员们铺好了路。她们用血与泪,换来了今天这个行业的反思。
这些年来,影视行业也逐渐开始采取措施,剧组配备了安全员,合同中明确了预防暴力的条款。艺人们也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录音录像,留存证据。可是,最难改变的,依旧是人们的观念。什么时候,讲道理不再被视为麻烦,什么时候认真工作能得到赞扬,那才算是真正的进步。
直到今天,孙菲菲依然没有等来一句道歉,那场案件也早已不了了之。然而,她的故事却成了一个象征。大家说她惨,其实是这个社会欠她一句“对不起”。当年,她之所以选择沉默,是因为她被逼无奈。她能撑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无数次的压迫后坚持的勇气。
大家记住她的名字,不是因为她受过伤,而是因为她始终没有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