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玉,虽在80年代的电影作品并不算多,但她的名气却无人忽视。这一方面源自她作为“银幕花旦”甜美的外形和纯真气质,另一方面也因为她扎实的表演功底。
1981年,《大众电影》杂志推出了一个名为“银苑新花”的专栏,专门推荐有潜力的影坛新星。在首期中,张玉玉与郭凯敏、潘虹、姜黎黎等人一同亮相。这期刊物中的张玉玉,展现了她那年仅24岁的清新倩影,穿着黑色绣花薄毛衣,笑容明媚,酒窝显现,成为她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
张玉玉于1956年1月出生在天津,家庭普通且与艺术无关。她不像许多成名女演员那样自小就热爱文艺,但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70年。当时年仅14岁的她因为天生清丽的容貌与甜美的嗓音,被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老师注意到,开始了与李秀明、陈道明等一同学习表演的经历。那时的她刚接触表演,第一次登台时紧张得浑身发抖,但在老师们的鼓励下,顺利完成了演出,开启了她的演艺之路。
1973年,17岁的张玉玉毕业于天津人艺,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成为该剧院的一员。此时,导演谢铁骊为改编黎汝清的小说《海岛女民兵》筹备电影选角,张玉玉与李秀明分别入选,但由于剧院的演出任务,她们错失了这次机会。然而,张玉玉给谢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8年,张玉玉在话剧《婚礼》中的精彩表现让导演段吉顺对她产生兴趣,最终让她出演了电影版的角色。虽然她的角色不如『刘晓庆』的盛名,但她凭借自然的表演和清新的形象,迅速得到了好评,并与潘虹、郭凯敏等一同成为影坛新星。
1979年,张玉玉在电影《爱情与遗产》中饰演的韦伟一角,成了她一举成名的关键。她以细腻的表演展现了韦伟在情感和责任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台词处理上,她凭借自然、平实的语调,使得角色更加真实、深刻,这也让她在80年代的新生代女演员中脱颖而出。
虽然张玉玉的电影作品不多,但她始终坚守在话剧舞台,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1980年,她在话剧《闯江湖》中所饰演的杨金香成为京津地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展现了她出色的演技。在80年代,她继续活跃在话剧舞台,演绎了《钗头凤》《霓虹灯下的哨兵》《雷雨》等剧目,受到观众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尽管与陈道明等人相比,张玉玉的电影作品较少,但她的表演始终保持高水准,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十分生动鲜明。1990年代,她依然活跃于话剧舞台,参演了《红岩》等经典作品,特别是在扮演江姐一角时,张玉玉用细腻的表演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这位革命女性♀️的坚韧与情感。
张玉玉的演艺生涯并未因此而停滞。2001年,她成为了中国铁路文工团话剧团副团长,2003年升任团长,并在工作中获得了众多荣誉。她从事的话剧工作不仅辛苦,而且意义重大,张玉玉一直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
即使在退休后,张玉玉依旧低调,未像许多同期演员那样继续活跃于大银幕。2013年,她在电影《租爸妈过年》中出演沈母一角,尽管外貌有所变化,但她的表演依旧充满力量。近日,我们在天津人艺复排话剧《闯江湖》时,再次见到这位老艺术家,虽然年逾六十,但她依然以成熟优雅的姿态面对表演工作,散发着独特的艺术光彩。
张玉玉无疑是演艺圈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岁月改变了她的容貌,但却无法磨灭她的艺术才华与激情。无论是曾经青春靓丽的她,还是现在沉稳成熟的她,都以不变的执着继续为艺术奉献。正如她自己所说,“演员要成全角色”,这份对表演的热爱将永远伴随她的余生。希望张玉玉的艺术精神能够激励我们每个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永葆热情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