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娜』首次担任央视中秋晚会的主持人,现场的口碑在播出还不到两分钟时就已经初现端倪。总台选择她主持,似乎很快就给出答案:在德阳举行的主会场,与她的家乡高度契合,这也是对她身份的一种“回娘家”式的信任。
晚会一开场,『谢娜』的第一句就把人带进了她的故乡情调:“我是地道的德阳姑娘,欢迎诸位来到我的家乡。”这份亲切在现场很自然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但她紧接着的状态却意外暴露了紧张的痕迹。
与任鲁豫对话时,她的心理活动几乎全都流露了出来:双手微微交叉、目光停留在一个固定点、脸部表情有些僵硬。对面的任鲁豫显得非常放松,而她却显得格外紧绷,努力维持“端庄大气”的形象,却难以抹平内心的紧张与不自信。短短一段过场,紧绷的气氛竟让观众感到有些替她捏把汗。
再看普通话的部分,与央视的资深主持人相比,『谢娜』的语言流畅度与字正腔圆的要求之间,仍有明显差距。以往她的节目里可以通过热闹的氛围来掩盖口音,但在这样一个需要标准声线的舞台上,这种差距就很明显了。某些主旋律的段落甚至需要由其他主持人来完成,以稳住全场的节奏。甚至和当场另一位主持人侯佩岑相比,『谢娜』也显得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侯佩岑几乎没有台湾腔的痕迹,口齿清晰,虽然气势不如想象中强,但那股清新、如春风拂面的感觉,给人很大的舒适感。
网友们在央视的评论区也有不少声音,认为她这次在主舞台上的表现自带感染力,能够带来一些和缓的氛围,主持功力确实有进步,也为晚会带来了一波关注度,值得肯定。与此同时,『谢娜』自己也清楚这类大型晚会对她而言是一个短板。最初接到邀请时,她的反应是难以置信,甚至对工作人员说:“不要声张,这事不一定是真实的。”直到彩排时,她仍没有底气,面对剧本时还偷偷问任鲁豫:“万一临时把我删掉怎么办?”就算晚会拍完,她也不敢松口气,总感觉像是一场“梦境”。她还叮嘱工作人员:“播出前千万别让人知道。”鲁健甚至调侃道:“一看你在江湖中积累的经验就很丰富。”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谢娜』在本场主舞台的“对话式带动”还是具有可圈可点的感染力,她的微笑和气场对现场氛围的缓和有明显帮助,主持功底也在逐步提升,同时也为晚会带来了一定热度。对于这次央视中秋晚会的表现,大家怎么看?是否符合你的预期?
愿她在未来的路上继续打磨自我,用更稳健的表达去驾驭更多大型场合;愿她以热情和坚持,迎来持续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带给观众更多温暖与正能量。祝愿她在主持之路越走越稳,未来的舞台更加光彩夺目,梦想与努力并肩前行,收获更多掌声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