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档的大盘中,志愿军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并没有让人失望的同时也没有超出预期的惊喜。综合来看,这部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在口碑上保持稳健,评分达到7.3分,仍然让系列的质量线看起来“眉清目秀”。经历了前作《731》的激烈争议与口水战后,《志愿军3》显得更为克制与稳重,导演仍然延续着自己的风格与气质。
然而票房方面的表现却有些令人遗憾,目前的票房仅五亿出头,远低于人们对系列作品的期望,甚至还不及前两部的水平,更无法与第一部《长津湖》在57亿的成绩相比。对于一部“三部套拍”的总结作品而言,这样的成绩实在让人感到有些可惜。更重要的是,第三部虽然在完成度上可圈可点,但要在国庆档期的激烈竞争中独立承担起话题与票房的双重压力,显然需要更强的吸引力。
关于原因,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第三部的情感戏与叙事篇幅偏重,导致观感上出现了疲惫感。第二,则是当前大众对主旋律题材的审美疲劳,使得这类影片在市场上遇到更高的门槛。尤其在以往成熟的“三部套拍”模式里,前两部的票房若没有奠定足够的基础,第三部的口碑与销售就很难再立起来。举例来说,曾经尝试过的某些系列作品如《酱园弄》,第一部遭遇失利,第二部的走向也并不明朗;再看《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票房虽不足以支撑巨额成本,第二部的昂贵成本则让资金方更加审慎。志愿军三部的完整名号是“志愿军:浴血和平”,从题名就能看出这是一次对和平主题的收官力作,影片在至少两处设置了象征和平的鸽子,用以点题与呼应。
在人物塑造上,第三部承接前两部的叙事步伐,呈现出一个为和平而战的志愿军群像。不管是战火中的将士,还是背后指挥与翻译、以及在不同战场上与敌方交涉的谈判官,所有角色都被塑造成活生生的形象,光辉而真实。片长143分钟,武戏与文戏的结合呈现出一种相对平衡的节奏,观众并不会感到过于疲惫。
当然这部影片并非毫无缺点。很多场景在衔接转场上大量使用画外音与字幕,显得有些像在做幻灯片式的过渡。作为正面战争题材,若能在说理与情感表达之间取得更自然的平衡,观感无疑会更上一层楼。再者,影片在情感表达上的部分桥段略显煽情与套路,尤其是『宋佳』和『张子枫』的几段戏,若能够更克制一些,反而不会削弱影片的影响力。可就这类题材而言,能够达到这样的成熟度与艺术性,已经相当不易。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完成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国庆档的诸多大片中,它具备与头部作品相竞争的质量,尽管票房显得略低。对喜欢严肃题材与史诗式叙事的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值得走进院线,细细品味的作品。总体而言,《志愿军:浴血和平》在探索和平主题、呈现志愿军群像方面,做到了相对成熟与克制的呈现,仍然值得肯定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