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的饮料圈堪称“瓜田爆炸”,娃哈哈集团一纸公告砸懵所有人——宗馥莉辞去董事长、总经理等所有职务,距离她从父亲宗庆后手中接棒,才刚满378天。
正当外界还在猜“是不是跟国资闹掰了”“改革太猛被反噬了”,一个关键人物突然跳出来抢戏:宗馥莉的亲叔叔宗泽后,直接在朋友圈开炮,点名要揪出“害了侄女的幕后推手”。
结果谁也没料到,这波操作根本没挖出所谓的“推手”,反而把宗泽后自己的老底全给扒了个精光,网友直接送他个外号“碰瓷宗师傅”,堪称年度“偷鸡不成蚀把米”名场面……
宗馥莉辞职的消息是10月10日正式确认的,当天娃哈哈内部还在传“这是真退还是以退为进”,毕竟去年7月她就辞过一次,后来带着高层大换血又回来了。可第二天宗泽后就迫不及待下场了,在朋友圈发了篇长文,字里行间都透着“我要为家族讨说法”的架势。
他先是把矛头指向“水军”,说“是水军害了她,她越走越远,已经无法回头”,暗示侄女辞职是被外部势力坑了;接着话锋一转,直接给宗馥莉扣上三顶大帽子:“太刚了,不懂中国文化,德也没修成,艺也没学成,活该走到这一步”。
这话听着像长辈恨铁不成钢,实则全是踩人的话:要能力没能力,要格局没格局,辞职全是自己做的。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特意强调“娃哈哈从本质上讲,国家是大股东,不是宗家的”,暗指宗馥莉“锋芒毕露”得罪了大股东,才落得这个下场。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哪里是找“推手”,分明是趁火打劫踩侄女,顺便给自己刷波存在感。
可宗泽后千算万算没算到,现在的网友早就不是“听风就是雨”的主儿。他这边刚发完长文,那边网友的“扒底行动”就已经启动了,毕竟想当“正义使者”,总得先看看自己的屁股干净不干净。
最出名的就是2022年的“娃茅”事件。当时宗泽后突然推出一款白酒叫“娃茅”,瓶身抄茅台的经典造型,名字直接蹭娃哈哈的热度,明摆着就是想靠“宗家亲戚”的身份割韭菜。结果没过多久就被市场监管部门盯上,以“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罚了30万,这事儿当时就闹过一波笑话。
要是说“娃茅”是试水,那2024年的“宗师傅AD钙奶”就是明目张胆地碰瓷了。这款产品不光名字仿娃哈哈AD钙奶,连包装色调、字体都抄得一模一样,不少消费者买回去才发现不是正品。
最后娃哈哈官方被逼得出来打脸:“这跟我们没关系,纯属蹭热度”。合着你一边骂侄女“不懂家族情义”,一边拿着家族品牌当摇钱树,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更讽刺的是,去年宗馥莉被宗庆后的非婚生子女起诉争夺遗产时,作为亲叔叔的宗泽后半个字没说,既没出来调和家族矛盾,也没帮着侄女说句话。现在侄女辞职了,他倒跳出来“揭短”,这不是典型的“吃里扒外”吗?宗家的饭吃着,宗家的锅砸着,这哪是叔叔,这是来捡便宜的吧?
而随着网友扒得越来越深,宗泽后的“双标现场”也被摆到了台面上,每一条都打在他自己的脸上。
他骂宗馥莉“不该锋芒毕露”,可他自己搞“娃茅”的时候,又是开发布会又是接受采访,生怕别人不知道“我是宗庆后的弟弟”;推“宗师傅AD钙奶”时,更是到处宣传“宗家传承口味”,高调得生怕消费者看不见。
反观宗馥莉,接手娃哈哈这么久,公开露面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去年11月开销售大会宣布“加薪30%+营收增53%”,都是低调办的,没搞过一次张扬的炒作。
他劝宗馥莉“要修德,多做慈善”,可网友翻遍公开记录,没找到他捐过一分钱的慈善记录,反而靠蹭娃哈哈品牌赚了不少;而宗馥莉掌舵宏胜集团时,光在浙江就建了三所希望小学,疫情期间还捐了两千万的物资,这些事她自己从没提过。
最打脸的是他说的“水军害人”。有网友直接甩出家族群的聊天记录,里面最早骂宗馥莉“独断专行”“把宗家当自己家”的,正是宗泽后本人。合着所谓的“幕后推手”,搞不好就是他自己先挑的事?
更有意思的是,宗泽后一边批评宗馥莉“转移娃哈哈资源到宏胜系”,一边偷偷注册了“娃小智”品牌,跟宗馥莉的“娃小宗”对着干,明显是想趁乱分一杯羹。现在“娃小宗”要正式上线了,他跳出来骂侄女“毁了娃哈哈”,这心思简直昭然若揭。
而这边宗泽后被骂上热搜,那边宗馥莉辞职的真相也逐渐清晰了,哪有什么“幕后推手”,根本就是改革触动利益、多方博弈的结果,宗泽后不过是想浑水摸鱼罢了。
宗馥莉接手娃哈哈后,确实动了不少人的蛋糕。她搞改革的力度很大:把宗庆后时代的老臣几乎全换了,关停了18家非宏胜系的工厂,还把经销商体系改成“竞标制”,淘汰了一批中小经销商,甚至让员工合同转签到宏胜系,取消了原来的干股分红。
这些动作虽然让2024年娃哈哈营收同比增长了53%,创下十年最高增速,但也把老员工、老经销商全得罪了,有15年工龄的老员工就说“收入降了,团队人心散了”。
更大的矛盾出在股权和商标™️上。娃哈哈的股权结构里,杭州上城区国资委持股46%,是大股东,宗馥莉只持股29.4%。她想把娃哈哈的经销商、产能都往自己的宏胜系转,甚至试图动“娃哈哈”商标™️,这直接触碰到了国资的利益。今年9月宏胜系发通知说“娃哈哈商标™️使用有法律风险”,其实就是大股东没同意,这下宗馥莉的改革彻底卡壳了。
所以她辞职根本不是什么“被推手害了”,只是认清现实后的选择——既然在娃哈哈搞不动改革,不如全身而退专注自己的“娃小宗”。现在12个省市的经销商已经转签到宏胜系,“娃小宗”的商标™️也早就注册好了,明显是早有准备。说白了,这是商业选择,跟“推手”半毛钱关系没有。
总之,这场“找推手”的闹剧最后以宗泽后被骂上热搜告终。网友把他的“双标事迹”整理成合集,“碰瓷宗师傅”的外号传遍全网,他自己删了朋友圈的长文,再也没敢出来说话。
反观宗馥莉,从头到尾没回应过一句,反而手握实实在在的底牌:虽然辞了娃哈哈的职,但她还是第二大股东,持股29.4%,宏胜系还掌控着娃哈哈的核心产能和渠道,新品牌“娃小宗”也箭在弦上。
其实这事说白了也简单:宗泽后想借着侄女辞职的热度,踩别人抬高自己,顺便给自家的“娃小智”引流,结果没想到自己的黑历史早被扒得底朝天。这哪是“揪推手”,分明是自己送上门当笑话。
还是网友说得好:“想当道德裁判,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资格;想碰瓷别人,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底够不够厚。” 宗泽后这波操作,算是把“偷鸡不成蚀把米”诠释得淋漓尽致,也给所有想趁乱“搞事情”的人提了个醒: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