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来上映的影片志愿军三在评价与票房之间呈现出分化的态势。影片拿到7.3分的评分,稳住了系列的口碑基底,尤其是在经历了前作731的剧烈风暴之后,如今再看志愿军仍显得轮廓分明、线条清晰。导演仍是陈凯歌,这份熟悉感在叙事与镜头语言上得以延续。
然而票房方面的表现却略显迟滞,目前的收入仅五亿出头,综合预测总成绩很可能不足六亿。与前作长津湖的57亿相比,确实难以相提并论;就志愿军系列而言,这一部的票房也未能超越前两部的体量。尽管如此,在三部曲中个人仍认为第三部的完成度最高,达到六亿级别的票房放在国庆档期也算是可圈可点,只是就整体市场环境而言,仍然略显遗憾。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点是第三部在文戏方面的比重过大,削弱了一部分观感的节奏感与紧张感;第二点则是时代观众对主旋律电影审美疲劳的现实。三部套拍的模式此前在长津湖里已经被推向极致,但如今看来这条路的风险更大。如果前两部的票房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后部的口碑与热度就难以迅速聚拢。
以酱园弄和三国的星空为例,第一部往往遭遇票房滑铁卢,第二部的成本与压力随之上升,制片方在资金与市场之间需要更为谨慎的判断。志愿军三部曲的完整英文名为志愿军浴血和平,主题显然指向和平的力量与代价。片中至少在两处设置了象征和平的鸽子:第一次被美军飞机轰散,第二次则呈现安然无恙的白鸽,战争压力促使对手国家在战场之势前被迫作出尊重,这样的小细节无疑在传达核心主题。
在人物塑造上,第三部承接前两部的叙事线索,聚焦于一群为和平而战的志愿军群像。无论是在烽烟中的战士,还是在后方指挥部的统筹者、翻译、以及在另一战场与敌人博弈的谈判官,每个人物都被刻画得立体而闪光。全片时长为143分钟,武戏与文戏实现了相对均衡的搭配,整体观感并不显得冗长。
当然作品也并非没有不足,许多场景的转场多借助画外音或字幕来接续,从一个故事跳转到下一个场景,观感有时像在看一部PPT演示。作为正面战争题材的呈现,场面虽不乏震撼,但若能在“说教意味”上再克制一些,或许会让观众的接受度更高。再者,片中若干情感宣泄段落显得有些煽情和套路化,尤其是『宋佳』与『张子枫』的几段戏,若删去则并不影响整体情感线的推进,尽管这类桥段在长津湖中也并非罕见。尽管如此,在此题材的创作中能做到这样也已经不易。
总体而言,这部影片的完成度相当不凡。放在国庆档的多部大片之中,它的品质完全对得起头部阵营的水准,尽管票房略显偏低,但从艺术追求与主题表达来看,仍具备较高的市场与观影价值。综合判断,这是一部在国庆档期里仍具备强竞争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