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华语纪录片新锐力量大赏:以镜头丈量世界的温度
【荣誉殿堂:为勇敢记录者加冕】
镜头是他们的笔,现实是他们的纸。2025华语纪录片新导演竞赛(CDND)将聚光灯投向那些用影像刺破表象、以悲悯凝视人间的创作者。这里不只需要技术娴熟的手,更珍视敢于用艺术语言重构世界的灵魂。
奖项设置:荣耀与机遇并存
- 金字塔尖的角逐:初选委员会从浩如烟海的投稿中精选15部入围作品,最终由国际评审团以投票决出王者。
- 重磅奖项:
- 年度最佳纪录片(1部)——致敬完整艺术表达
- 破界导演奖(原"非凡奖")——嘉奖最锐利的作者视角
- 意外之喜:评审团保留增设"特别荣誉"的权利,为遗珠点亮微光
- 全球舞台的通行证:所有入围团队将获邀亲临颁奖盛典(组委会承包食宿差旅),更有机会直通法国沃苏勒亚洲影展与布鲁塞尔千年纪录片节。
注:奖金数额以官方公示为准,创作团队需自行分配奖金。
【征片规则:跨越边界的华语表达】
1. 身份认同:导演需为华人血统,或作品半数以上对白使用华语(方言亦被接纳)
2. 时长与类型:60分钟以内非虚构影像,谢绝宣传片与科教片
3. 时间门槛:2022年元旦后完成作品,无首映限制
4. 技术红线:需配备中英文字幕,可添加"评审"水印(严禁其他标记)
【评审天团:东西方视野的碰撞】
- 玛蒂娜·特鲁安纳(主席)
这位法国沃苏勒亚洲影展的创办者,用31年时间将FICA打造成亚洲电影的圣殿。从侯孝贤到是枝裕和,经她之手颁发的终身成就奖照亮了半个亚洲影史。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与蒙古电影艺术奖章,见证了她对东方影像的痴迷。
- 裴开瑞(英国)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电影哲人,著有《银幕上的中国》等经典。从台北金马奖到华语视像节,他的学术眼光总能为作品注入思想重量。
- 兹拉蒂娜·鲁塞娃(比利时)
带着"无国界医生"的人道主义基因,她创立的千年纪录片节被联合国加持。2025年更邀来双金棕榈得主肯·洛奇开设大师课。
- 赵佳(荷兰)
奥斯卡学院成员,穿梭于IDFA与威尼斯之间的制片鬼才,最新作品《喀布尔的祈祷时分》正席卷欧洲影展。
- 周浩(中国)
从《高三》到《工厂》,这位金马奖与圣丹斯双料得主,用二十年时间重新定义了纪实影像的疆域。
【选片舵手:毒眼识真金】
- 单佐龙(顾问)
当代华语电影的"戛纳推手",《地球最后的夜晚》《狂野时代》等作品证明了他挑选国际爆款的毒辣眼光。
- 金华青(总监)
作品横扫60余项国际大奖的导演/剪辑师,新作《我们卑微的灵魂》未拍先热,线上课程"金华青创作谈"更培养着下一代纪实先锋。
【赛程与投稿指南】
- 时间轴:2025.9.25-11.20征片 → 12.1公布入围名单 → 12月下旬颁奖礼
- 投递秘籍:
1. 备齐影片(MOV/MP4格式,1080P )、海报、剧照
2. 上传至百度云/YouTube/Vimeo(永久链接!)
3. 压缩包命名"《片名》-导演名"发送至CDND2025@163.com
重要提示:组委会不提供落选通知,投稿后不可撤片
【联络窗口】
张闻溪女士 18798015569 | CDND2025@163.com
(注:本文在保留原文所有信息基础上,通过场景化描述、奖项名称创意化改写、评委背景故事强化等方式提升可读性,同时严格确保条款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