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是个复杂的角色,既让人喜爱,又让人恼火。他是典型的武侠小说主角🎭️,内心仁爱,甚至有些过于宽容,以至于对待敌人也常常不忍心下重手。因此,他赢得了武林人士的尊敬。然而,在感情上,张无忌却让人失望,他优柔寡断,虽然有多个女人爱他,却总是坚持“专一”的人设,让人觉得他有些矛盾。尽管如此,张无忌的故事随着《倚天屠龙记》的结局画上了句号。金庸为何没有让他把四大神功传给儿子呢?这个问题背后,或许隐藏着金庸不愿明说的原因。
一、四大神功
金庸曾说过,在他笔下的所有主角🎭️中,张无忌是最强的。尽管许多读者不太认可这一说法,金庸可能更侧重的是张无忌的武功配置,而非他的战绩。与其他主角🎭️相比,张无忌的武功配置显得尤为独特和完整。
比如萧峰的武功,主要偏重进攻,比如降龙十八掌、龙爪手等,功能性单一。相比之下,张无忌的四大神功相互补充,形成了完美的搭配:
1. 九阳神功:这是斗酒僧在王重阳的《九阴真经》基础上创出的精妙内功,修炼此功能持续积累内力。当觉远大师初登场时,凭借九阳神功的加持,内力已堪比五绝。
2. 乾坤大挪移:这是明教的顶级绝技,修炼至第七层的张无忌,几乎能轻松掌握天下所有武功。这种武技的特点是“一法通,万法通”,任何武技在他面前都不再神秘。
3. 太极神功:这是张三丰用百年心血创出的武功,最大的特色是以柔克刚,任何刚猛的武功都无法与之抗衡。
4. 圣火令邪功:这门功法虽然具有一定的邪恶成分,但它能左右人的心智,使得张无忌在战斗中更加凶猛,且攻击方式极为诡异,难以防范。
可以说,如果张无忌将这四大神功传给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无疑会成为未来的天下第一。但为何他没有这么做呢?
二、未被续写的故事
张无忌的故事在《倚天屠龙记》结局后就结束了,金庸并未继续创作《倚天续集》,也没有提及“张无忌之子”的存在。然而,在新版的金庸小说中,他通过互通世界观的方式,丰富了各个作品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新版《倚天屠龙记》第33回中,提到虚竹代替萧峰传承了丐帮的降龙十八掌,而新版《笑傲江湖》中也提到,任我行的吸星大法源自段誉的祖传武功。可见,金庸在不同作品之间设置了不少相互联系的桥梁。
按理来说,张无忌的故事并未完全结束,他与赵敏最后走到了一起,并且张无忌曾答应周芷若不与赵敏成婚,但又表示要与赵敏保持夫妻关系,生育子女。因此,张无忌完全有可能拥有儿孙。但问题在于,江湖中的纷争和外部压力却注定了他的儿孙将会遭受各方势力的追捕。
那么,为什么后来的武林中,没人提及张无忌之子的英雄事迹呢?或许答案并不复杂,而是非常残酷——张无忌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和赵敏生儿育女。
三、无奈的结局
新版《倚天屠龙记》中提到,原著剧情结束后,朱元璋曾反扑明教。原著中写道:“朱元璋派徐达北伐,将元顺帝赶入塞外沙漠,蒙古在中原的元朝灭亡,朱元璋的明朝建立。虽然他建立了明朝,但由于明教一直维护百姓,朝廷对其展开了镇压。”
以张无忌的性格来看,他一定不会坐视明教遭受压迫,而朱元璋也非常清楚,张无忌不仅个人武力强大,而且深得武林人士的尊敬。如果张无忌揭竿而起,必定会威胁到朱元璋的皇位,因此,张无忌成为了一个隐患。
那么,为什么张无忌迟迟未出现呢?其实,金庸早已在故事中埋下伏笔,暗示张无忌可能已走火入魔。在他与敌人对战时,曾因使用圣火令邪功,心灵逐渐受到影响。邪功的特性正是能够蛊惑人心,在一次大战中,张无忌突然发笑,表现出邪恶、奸诈的气息。正如书中所说:“张无忌使用圣火令后,初时没有感觉异常,但随着战斗的进行,他渐渐感受到了其邪恶的力量。”
金庸通过这一伏笔,暗示了张无忌可能最终走火入魔,失去自我,最终走向堕落,甚至因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