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的刺杀小说家2一出场就被标注为争议之作,11天票房达到3.09亿,而在豆瓣的评分只有6.1分,来自6.6万人的评价支撑这一结果。即使主演阵容星光熠熠,单看『邓超』、雷佳音、王彦霖、张震、辛芷蕾等人,他们各自的演技和名气都不容小觑,但当这些实力派汇聚在同一部影片里,最终的口碑却没能同步上升,负评的核心仍指向影片的导演与编剧。
在正式观看之前,我也曾犹豫是否要走进影院。直到看到主演们的密集路演和不断的宣传,我才下定决心一探究竟,想看看这部作品究竟能否“咸淡适口”。顺便提一句,为了这部片子,主演们在城市之间奔波,甚至跑到了东莞市下辖的某些小镇上做路演。本人因社交恐惧错失现场体验的机会,留下了一段遗憾。
就影片的特效而言,知难而进的制作水准确实值得肯定。赤发鬼的形象设计颇有气势,几处吃人的场景中,那缠绕在头顶的『长发』在镜头里呈现出层层膨胀的效果,尽管具体处理有所差异,但总体呈现出一种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张力。辛芷蕾饰演的云中龙则通过一条异常绚丽而细致的纸龙在空中盘旋,特效的呈现同样出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画面印象。
然而,除了出色的视觉效果,整部影片的叙事就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显得有些牵强。剧本将主角🎭️团队的智商设定降到一个不太合理的水平。以赤发鬼为例,他通过所谓的饕餮术吞噬同伴的力量,表面上制造出强大的对手,但空文在关键时刻却对这一切毫无警觉,仿佛对身边的信号和细微变化视若无睹。连同伴中的一橘子曾经发现的线索,也没能在空文这边引发任何有效的反应,导致原本应逐步升级的冲突突然变得被动。
这类叙事上的不连贯在影片中并非孤例,甚至还有被吃掉的人物在后续情节里突然“活过来”的设定,似乎只为减轻前期悲剧的重量而安排了一条捷径。更荒诞的是,上一部里就已被赤发鬼吞噬的角色——包括空文的父亲——在这一部里竟也以某种方式复活,令观众难以接受。该类情节的穿插不仅削弱了人物的命运张力,也让故事的逻辑显得摇摇欲坠。
不少观众看完后表达了后悔,甚至直言没有必要拍摄第二部的想法。然而在片尾的预告中,似乎又暗示着会有第三部的出现。面对这样的走向,许多人只能无奈地叹息:导演请收手,不要再让续集把故事推向更混乱的边缘。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在美术与特效层面有可圈可点之处,甚至部分镜头的视觉冲击值得肯定,但在人物动机、情节逻辑与后续处理上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若未来还有第三部,愿意以更谨慎的叙事来纠正这些问题,避免让观众再次陷入对剧情设计的困惑与失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