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林火山》的争议,网上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批评声。大家纷纷吐槽:4.5亿砸出来的烂片、麦浚龙根本不会拍电影,反正这部电影基本上成为了港片翻车的代表。
再加上任贤齐的旧账,熊欣欣的公开指责,黄伟文被AI换脸这些场外八卦,好像这部电影早已注定被打上失败的标签。
但咱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电影的问题,或许并非烂,而是太可惜!
大家非常狠的批评大概是看不懂或剧情断裂之类的,开头匪徒扫街时念乘法口诀,前后没有交代;梁家辉追忆妻女被杀时,特意提到长相是女人,声音是男人,结果后面再也没提起过;金城武饰演的李雾童在隧道里睡觉,竟然能从暗门出去煮咖啡,看完后大家都懵了这到底是干啥?
这些吐槽其实没错,一部电影如果连基本的故事逻辑都没捋清楚,观众自然失望。但把这些看不懂都归结为烂,未免有些草率。
比如麦浚龙自己客串的卧底麦浚贤,那场医院爆炸戏,他拖着一副行尸走肉的劲儿点烟,被护士阻止后拉开衣服露出炸弹,嘴里还说着能不能洗牌重新来。这几秒钟,他把卧底在多重身份下的无助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之后的录音里那句我正式辞职,再加上追忆中的你这个身份已经取消了的对话,不仅让角色立体,更巧妙地引入了对香港旧时光的隐喻。单从这个配角的塑造来看,比许多警匪片中的主角🎭️还要深刻。
另外,剧组砸钱也不是没道理。为了重现2006年的铜锣湾,剧组在惠州花了2000万搭建了一个1:1的场景,连便利店的关东煮味道、街上空调里飘出的陈年烟味都一一复原。金城武为了角色胖了15公斤,刘青云反而瘦了10公斤,两人站在一起,不用说话,黑吃黑的张力就已经够强。
这些细节体现了剧组并不是在敷衍圈钱,而是真心想做好作品。可惜,非常后浮漾的效果就像把一桌精心准备的佳肴乱倒进了快餐盒,原本的好食材都被打乱了。
比起电影的剧情,场外的争议反而更加热闹。任贤齐的吊颈事件被翻了出来,说当年拍上吊戏时,麦浚龙要求演员亲自上阵,替身上场后差点出事。任贤齐当场翻脸;熊欣欣则骂麦浚龙心理变态,说自己设计的90%武术戏被用了,非常后自己只拿了个客席武术指导的署名。连王晶也出来补刀,说麦浚龙全靠他爸的钱,陈百祥更直接说,4.5亿给我拍40部电影。
这些事看起来乱七八糟,但仔细想想,它们其实跟电影好不好没什么直接关系。熊欣欣的署名争议,更多是行业里功劳归属的老问题;任贤齐的矛盾,是导演在艺术真实与演员安全之间的平衡没做好。王晶的吐槽,实际上是票房论英雄的老套路——当年麦浚龙拍《僵尸》时拿金像奖提名,这些人夸他是天才新人,如今票房差了,就开始说他是富二代玩票。
真正值得注意的声音,反而是资深电影人文隽的批评。文隽没有参与场外的纷争,而是直接针对剧本认为问题:剧情接不上就用旁白补,字还小得看不清;为了追求‘真实’硬加一些危险戏,没必要;整部片子角色个个抽烟、说粗口,显得有点过时。这些批评没情绪,都是针对电影本身的商榷,才是观众想要看到的,既不是单纯的谩骂,也不是无休止的指责,而是在帮助电影找到问题。
《风林火山》非常大的失误,恐怕就在麦浚龙身上。他的野心,不少于了对电影篇幅的掌控力。据说这部戏一开始有六七个小时的版本,戛纳展映时剪到132分钟,公映版又被删减到125分钟。就像把一本300页的长篇小说硬生生撕成50页的短篇,主线支线全断裂,剩下的碎片拼在一起,也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他想在警匪片里塞进城市隐喻,让每个角色背后都有故事,甚至想把过去与如今的矛盾揉进来。尽管这些想法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电影不是单纯的想法堆砌,而是要先把故事讲清楚。
如果隧道里的李雾童能多花5分钟交代下他为什么住在那,智能灯和暗门对他有什么意义,观众就不会觉得莫名其妙;如果匪徒念乘法口诀与角色的童年经历或心理状态有所关联,也不会显得无效情节。
麦浚龙的问题不在于没才华,而在于太急着把所有的东西塞进电影里。他忘了,好电影不是把所有巧思都堆出来,而是把对的东西放在对的地方。
这6小时的剧本,本可以拆成两部电影,或者精心打磨成一部紧凑的作品,结果却非要塞进2小时内,导致想表达的没说清,应当讲的故事没讲完的尴尬。
《风林火山》反映的是现阶段港片的困境。如今的港圈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要么抱着黄金时代的老套路不放,拍出来的都是情怀消费;要么推出新人或新尝试,一旦不成功,就被一窝蜂地批评。《风林火山》票房差了,就骂麦浚龙毁了港片;如果票房好,可能又会被捧成港片救星。这种非黑即白的评价,根本对港片没有帮助。
麦浚龙并不是没能力,《僵尸》证明了他能够讲好故事;《风林火山》也不是烂片,只是一部没完成的作品。与其批评他浪费钱,不如关注他哪里做得不对:剧本太长没把控好,就该下次学会做减法;剧情衔接问题,就该多打磨剧本逻辑。
如今港片非常缺的,不是不会犯错的导演,而是敢于尝试的勇气。如果每次犯错都被批得体无完肤,那谁还敢跳出老套路?
正如电影里反复暗示的那样,别沉溺于过去。港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今非常需要的是接受试错,包容不完美,多些像文隽那样的建设性批评,少些像王晶那样的落井下石。或许有一天,麦浚龙把这些教训吃透了,能够拍出比《僵尸》更好的电影。而港片,也能够在这种试错与调整的过程中,找到新的方向。
因此,别再盯着《风林火山》的烂骂了,它的可惜才是值得记住的。可惜的不是那4.5亿的投资,而是那份没落地的野心,是港片里少见的想做点不一样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