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编辑部 |keva
电影折射时代
时尚女王变身乡村妇女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回农村,说粤语,扮演一个终日埋头在地里干活的广东母亲,『舒淇』在新作《寻她》中可谓颠覆了过往精致靓丽的银幕形象,令人眼前一亮。
聚焦南方蔗村妇女陈凤娣(『舒淇』 饰)在家庭质疑与世俗偏见的围困中逐渐觉醒的故事,《寻她》曾入围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荣获金爵奖艺术贡献奖。作为“艺术时光分线放映”项目的首部作品,该片已于10月17日正式上映。
“艺术时光分线放映”旨在为具有艺术价值与人文深度的影片开辟专属放映通道,精准回应影迷群体的多元需求,积极繁荣中国电影的多样生态。
电影上映之际,时光网深度专访了首次拍出电影长片的90后青年导演陈仕忠,畅聊这部电影从构思到上映,历经五年时间深度打磨的点点滴滴。
向来引领时尚潮流的『舒淇』为何一口答应演农妇?一贯以喜剧形象示人的白客加盟迎来了怎样的颠覆?执导首部长片即入围上影节主竞赛的背后又有多少辛酸?且听90后青年导演陈仕忠娓娓道来。
首选『舒淇』演“农妇”
《寻她》是青年导演陈仕忠自编自导的首部长片,为了写好这个聚焦南方蔗村女性♀️觉醒的故事,他花费近两年,从故事框架到方言台词,每一处都反复推敲,剧本前后改了10稿。但他心中的女主角🎭️人选由始至终都没有改变,那就是凤娣这个角色的人选,必须是『舒淇』。
“她身上那股劲,和凤娣太像了。” 陈仕忠说。电影里的凤娣有三种身份,母亲、妻子、自己。她要扛住两件事:一是找失踪的女儿,二是在封建观念裹着的村子里,重建自己的精神支点。这个敢对抗全村质疑、敢抵抗人生命运的女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者,而更像个武林中的“侠女”,就像『舒淇』演过的聂隐娘(《刺客聂隐娘》)、段小姐(《西游降魔篇》),有韧性,有能量,也有藏在眼底的脆弱,“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要做我该做的,这就是侠气”。
陈仕忠是侯孝贤的粉丝,也是『舒淇』的影迷。作为导演,他第一次见到『舒淇』时相当紧张。当时的『舒淇』已经看过剧本,很感兴趣,但觉得凤娣这个角色太苦了。让陈仕忠惊讶的是,这位他仰慕多年的演员对人物的理解比他更为深入,“有些地方,她会比我更懂。”
虽然『舒淇』极少涉猎乡村题材的电影,但为了这个角色,她觉得可以大胆地试一次。
电影开拍前,陈仕忠给『舒淇』和白客各送了一本《甘蔗栽培技术》,还请来父母进组指导农活细节。
从绳结的打法到孕妇的步态,甚至逗弄小孩的口技,『舒淇』都做了扎实的背调,造型上,更亲自设计了编织帽和长袖衫等搭配,一方面是符合乡村妇女的模样,另一方面,是她对『紫外线』严重过敏,小小的编织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导演回忆,在广东的甘蔗林里拍摄并非易事。甘蔗叶上的毛刺、草丛里的蛇蚁,连经验丰富的农民都怕。农民们常常用“恶毒”来形容这种恶劣的环境。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舒淇』的每一场戏几乎是影后级水准。”
陈仕忠和『舒淇』偶尔会出现创作分歧,多数情况下,『舒淇』会按导演说的演一遍,再按她的想法演一遍,“她建议我在剪辑的时候再做选择。”
让陈仕忠印象最深刻的是结尾那场戏,剧本要的是,『舒淇』在发现一个酷似失踪女儿的孩子时,激动地跑出服装店去追赶她。但『舒淇』提出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演绎方式,“见到这个孩子之后,凤娣要慢慢地走出去。”
“那时候我不理解,但觉得监视器里的她做得对,又说不出为什么。”不过因为心中这份暗暗的认可,陈仕忠剪辑的时候,还是选择保留了『舒淇』的建议。直到前段时间电影定档的消息传来,他才恍然大悟。
从筹备、拍摄到获奖再到上映,《寻她》已经走过五年时间了,得知片子终于要上映时,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欣喜若狂,结果却很平静,甚至有种恍惚感。
那一刻他才醒悟过来,等待太久的问题,在接近答案时,反而会迟疑,“『舒淇』当时抓住了这种情绪。”
与『舒淇』搭档的白客,是『制片人』云飞推荐的人选,云飞当时看了《不止不休》,认为白客身上有无限的可能。陈仕忠认识白客则是通过《万万没想到》,他自己也觉得,“喜剧演得好的人,节奏感绝不会差”,况且他想要的耀祖,不是木讷的老实人,是有烟火气的普通人。白客的加入,恰好给这部电影添点趣味。
陈仕忠笑言,白客内敛,『舒淇』外放,他俩的搭配火花❇️十足。因为俩人在戏中是夫妻关系,有时候导演让白客大胆地拥抱『舒淇』,“但他不敢,反而是『舒淇』比较主动,演出了凤娣的敢爱敢恨。”
有场在甘蔗林里的吵架戏,耀祖生气地指责凤娣的行为如同“圣母”,吵得越来越激烈时,还随手丢掉了自己的帽子。”面对对方的即兴发挥,『舒淇』反应非常迅速,先带着点小撒娇的表情,捡回被甩在一边的帽子给白客戴上,对方啪地摘下,她又啪地再戴上,来回间藏着打闹的劲儿。
这让陈仕忠拍手叫绝,“他们即兴碰撞的反应很有趣,这些都是我想要的。”
重男轻女的议题仍有叩问的价值
陈仕忠出生在广东云浮,乡村是滋养他成长的地方。
2025年,他创作的武侠短片《荒野演义》入围了青葱计划最后五强,陈仕忠由此跟电影结下了更深的缘分。
过去几年,他写过数个长片剧本,最终只有《寻她》真正地顺利落地。这部片子从他的生命经验里长出来,藏着他对家乡的观察,以及对身边女性♀️的共情。
《寻她》的灵感源于2025年。那年,陈仕忠家里一位亲戚刚生了二胎,是个男孩。春节聚餐,饭桌上的话题全围着孩子成长转。
但他清晰地记得,这位亲戚头胎生女孩时,众人关心的话题永远是“什么时候生二胎?”。这个问题其实不仅是关心第二个孩子何时到来,当中众人心照不宣的意义是,二胎要追生儿子。
亲戚们前后两胎不同的反应像一根刺,让陈仕忠忍不住思考,“2025年了,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消失了,还是埋得更深了?”
他特意做了数据调研,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当下新生儿男女比例依然严重失衡,重男轻女的议题仍有叩问的价值,《寻她》的故事雏形开始在他心里扎根。
从亲朋口中听来的故事,再结合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最终酿成了《寻她》里的模样。
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90年代,女主角🎭️叫凤娣(『舒淇』 饰),男主角🎭️叫耀祖(白客 饰),从他们的名字不难看出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陈仕忠身边也有从小被送养出去的女性♀️,而“送养”也变成了凤娣成长的设定。
她在暴风雨意外失去了刚出生的女儿,从此开启了寻找至亲的旅途。最终也在一场暴风雨当中,完成了抵抗命运的自我救赎。
在多场暴雨之间,陈仕忠用镜头捕捉了被时代洪流裹挟,却依然坚持寻找自我价值的女性♀️身影。
暴雨是全片的重要意像。南方下暴雨时常常伴有猛烈的阳光。影片最初也曾取名《太阳雨》。“女性♀️的困境有时就像一场太阳雨,看似在享受炽热的阳光,实际上却处在一场冰冷的大雨中。”陈仕忠解释道。
不过最终,他还是觉得《寻她》这个片名比《太阳雨》更贴切。
陈仕忠很早就给《寻她》定调,这部电影里,没有人是真正的反派。
“寻她”的过程中,凤娣笃定,是因为她的成长环境与骨子里的坚韧告诉她,对的事,不含糊;
耀祖犹豫,但不是顽固,他只是被传统价值观绊住了脚,总觉得“按老规矩来才对”;
婆婆传统,但不是恶人。“她或许就是20年前的凤娣。年轻时也挣扎过,最终选择顺从。如今只是把自己的生存经验传授给晚辈。”
陈仕忠不希望观众去责怪任何个体,就像影片最后,耀祖与婆婆被凤娣打动、继而改变,他从来不想批判个体,而是想大家“共同面对困境,互相理解,共渡难关。”
与艺术时光分线放映相遇
《寻她》曾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斩获艺术贡献奖。时隔两年,终于作为“艺术时光分线放映”项目首部作品登陆院线,这在陈仕忠看来,是一场恰逢其时的相遇。
电影中,凤娣和林申(郎月婷 饰),无论是分娩时的彼此扶持,还是意外发生后的坦诚相待,都体现了两个女性♀️之间的理解与共情。
“现在大家对女性♀️议题的讨论更开放了,每个人都敢说、敢于表达真实想法,这时候上映,对影片而言,也是再好不过的机会。”陈仕忠说。
他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想过,如今女性♀️题材会变得火热,“创作者不能跟着市场热点走,如果运气正好撞上,大家都能同频共振,那当然是最好的。”
他格外感念出品方的支持:“在当下这个市场环境,大家都全力以赴为这部电影保驾护航,希望它能有个好结果。”
《寻她》二字,藏着影片的双重内核。第一层意义,固然是寻找失踪的女婴,而在这个过程里,凤娣也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每个人终其一生,或许都在寻找能指引自己生命方向的那句话,比如‘重新活一次’,这句话就是她的归宿。” 陈仕忠说。
以男性♂️导演的视角去探索女性♀️题材,拍完《寻她》之后的陈仕忠坦言,如今看待世界的角度、表达情感的方式都不一样了。
电影结局是开放式的,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导演更希望的是,大家都能从这部电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情感,以及追求自由和尊严的勇气。